前言
22新课程实施以来,为了使初中英语教学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各地中考英语命题改革逐步展开并走向深入,特别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人文素养方面的考查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对日常英语教学起到了较好的反拨与引领作用。但是对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教育部,2012;以下简称《课标》), 从其中的文化意识目标视角审视,中考英语命题中对文化意识方面的考查不够, 且各卷之间不平衡(祖瑞,2014)。目前国内语言测试很少对学生的文化意识测试进行探讨(刘宝权,2008)。鉴于测试具有强大的反拨教学功能,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测试中蕴含文化意识的研究(陈天、张顺生,2010)。
《课标》指出:“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进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部,2012)。文化之于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已被教学界普遍认同。正如美国语言学家Lado(1964)所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语言。”
英语中考作为初中阶段英语学科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达到《课标》所规定级别水平的程度(教育部,2012)。《课标》中对文化意识目标有具体的要求,这既是教学的参照标准,也是命题的重要依据,在测试中理应有相应的体现(袁晓琳,2014)。这是因为:第一,缺少文化意识考查的语言测试是残缺的,它会抹杀语言的交际功能;第二,测试内容越具有文化的契合性,就越有可能反映出被测者的真实语言能力(郑红苹,2013);第三,在我国的教育环境中,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非常突出,命题是否基于课程标准可以说是教学是否基于课程标准的关键(郑旺全、陆锡钦,2009),中考中文化意识考查不到位会导致教师文化意识淡薄,缺乏开发和利用课程所蕴涵的文化资源的积极性,直接制约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课标》指出:“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进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部,2012)。文化之于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已被教学界普遍认同。正如美国语言学家Lado(1964)所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语言。”
英语中考作为初中阶段英语学科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达到《课标》所规定级别水平的程度(教育部,2012)。《课标》中对文化意识目标有具体的要求,这既是教学的参照标准,也是命题的重要依据,在测试中理应有相应的体现(袁晓琳,2014)。这是因为:第一,缺少文化意识考查的语言测试是残缺的,它会抹杀语言的交际功能;第二,测试内容越具有文化的契合性,就越有可能反映出被测者的真实语言能力(郑红苹,2013);第三,在我国的教育环境中,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非常突出,命题是否基于课程标准可以说是教学是否基于课程标准的关键(郑旺全、陆锡钦,2009),中考中文化意识考查不到位会导致教师文化意识淡薄,缺乏开发和利用课程所蕴涵的文化资源的积极性,直接制约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摘要
评价的改革在英语课程改革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剖析了中考英语中文化意识考查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考英语命题从文化视角切入,加大文化意识考查力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议,试图突破文化意识难以检测的困境,进而反拨日常英语教学,同时引起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对文化意识的重视。
关键词语 |
中考;文化意识;命题;评价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15
|
商品月期 |
第四期
|
商品代号 |
15DD4
|
起止页码 |
22-27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钱美华
|
商品价格 |
3
元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