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教育部,2012)。思维是对输入信息加工改造的编码过程,是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对新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和系统化、具体化的过程(张大均,1992)。阅读是一个主动的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创造性地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杨连瑞,1995),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阅读课是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不仅要侧重培养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更要教授英语学习策略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朱晓燕,2011)。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美国《英语语言艺术标准》在表达能力中对于低年级学生思维品质的要求是清晰性、相关性和逻辑性,而对于高年级学生的要求则是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灵活性(王淑花,2015)。
英语阅读课一般包括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教学环节。然而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在不少英语阅读课中,教师设计的各部分教学活动看似环节清晰,但活动设计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具体表现为:读前活动不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无法让学生提取已有知识为阅读服务;读中活动对文本分析不透彻,导致阅读任务和问题设计混乱,进而影响学生阅读时思维的严谨性;读后活动不能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导致学生不能通过有效的思维活动进行真实的表达。本文将通过课例分析,从三方面探讨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及创新思维能力。
英语阅读课一般包括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教学环节。然而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在不少英语阅读课中,教师设计的各部分教学活动看似环节清晰,但活动设计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具体表现为:读前活动不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无法让学生提取已有知识为阅读服务;读中活动对文本分析不透彻,导致阅读任务和问题设计混乱,进而影响学生阅读时思维的严谨性;读后活动不能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导致学生不能通过有效的思维活动进行真实的表达。本文将通过课例分析,从三方面探讨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及创新思维能力。
摘要
阅读是一个主动的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创造性地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要侧重培养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更要传授英语学习策略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结合具体课例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设计阅读教学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探索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途径。
关键词语 |
阅读教学;教学活动;教学设计;思维发展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15
|
商品月期 |
第八期
|
商品代号 |
15HG1
|
起止页码 |
38-42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车向军
|
商品价格 |
2.5
元 |
作者单位 |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