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小学篇)2021年第08期: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的设计与实施(广东:刘小洁)

【摘  要】教师要立足课程思维,围绕“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读到什么程度”整体设计整本书阅读,并以阅读目标为统领,设计阅读任务,评估阅读效果,进行反馈与指导。在阅读空间上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在阅读方法上采用教师导读、持续默读、摘选共读等多种方式。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理解,更要关注策略的习得。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任务单;可视化;阅读策略

 

一、整本书阅读的内涵及意义

叶圣陶(2004)提出要整本书阅读,他认为教材仅是单篇短章,只读教材会将学生局促在小规模的氛围之中,魄力也就不大了。整本书的概念一直缺乏较为清晰的界定,有学者认为是指将主题相关或体裁相同并装订为一体的著作或汇编集子,有学者认为是指结构、意义形态完整的整本书(贺卫东,2020)。本文谈论的整本书采用了后面一种界定方式。

整本书阅读能够提高阅读频率和加大阅读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动机,进而强化其阅读行为,使其形成阅读品格。整本书阅读通过阅读频率的提高和阅读量的增大,帮助学生巩固已知词汇,习得新词汇。整本书是学生学习阅读策略的文本载体,阅读策略是阅读整本书的关键能力。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同时,整本书中人物的特点、问题解决方式等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整本书阅读的设计

课程思维需要一致性地思考在目标统领下的教学、学习、评价的问题(崔允漷、夏雪梅, 2013)。在设计整本书阅读时,要一致性地思考 “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以及“读到什么程度”,并以阅读目标为统领,设计阅读任务,评估阅读效果,进行反馈与指导。下面以整本书The Wizard of Oz为例说明整本书阅读的设计与实施。

1. 为什么读

为什么读包括整本书的育人价值及阅读目标。张金秀(2019)指出选材时要考虑四个要素:书本教育价值、文本语言难度、学生认知水平以及文本类型。

The Wizard of Oz的主人公Dorothy善良、勇敢,遇到困难时解决问题的方式能给学生带来启发,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教师选取的版本较原版情节有删减,语言也更简化,且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词汇表中的词汇复现率高。

The Wizard of Oz的阅读目标包括:理解并概括故事大意;学习预测、猜词、可视化的阅读策略;形成良好的阅读体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读什么

读什么是对整本书的文本解读。本书共六个章节,分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尾声和结局,讲述了一个名为Dorothy的女孩和她的小狗Toto被巨大的旋风带到了奥兹国,她们在去寻找奥兹国男巫的途中遇见了Scarecrow、Tin Man和Lion,并成为好朋友;她们按照男巫的要求打败了强大的西方女巫,却发现奥兹国的男巫实际上是一个完全没有法力的老人,最后Dorothy通过东方女巫的魔法鞋子回到了家乡Kansas,而她的朋友们也分别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3. 怎么读

关于怎么读,从阅读空间看,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从阅读方法看,包括持续默读、拼图阅读、阅读圈、教师导读、摘选共读等。封面、目录以及故事的开端可通过课内教师导读的方式完成,故事的发展、尾声和结局通过课外持续默读的方式完成,故事的高潮可采用课内共读的方式完成。每周阅读一个章节,并完成阅读记录单,大约用六周时间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4. 读到什么程度

读到什么程度指教师以阅读任务的形式呈现出的评估证据,评估阅读目标达到了什么程度。教师可设计阅读记录单,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读到了什么程度,从而进行反馈与指导。阅读记录单主要采用配图和任务单的形式,其中任务单还分为问题清单和可视化任务单。

三、整本书阅读的实践

教师导读封面、目录、开端部分,帮助学生做好阅读准备,阅读完每一章节后通过配图、问题清单或可视化任务单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必要时摘选适切的章节精读共读,为自主阅读做好准备。

1. 教师导读,做好阅读准备

教师导读包括三部分,即读封面、读目录、读开端。导读的主要目的包括:扫除文化背景知识带来的阅读障碍;结合封面、目录预测整本书的内容;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1)读封面

读封面时要通过标题解读、作者介绍扫除文化背景知识可能造成的阅读障碍。此外,图片信息、标题中的信息,如主人公或关键事件,能够帮助学生预测书本内容。

标题The Wizard of Oz涉及东西方文化差异,中国学生大多不了解wizard的文化内涵,同时书内出现了witch,因此,教师设计活动帮助学生区分wizard和witch,并了解这两个词的文化内涵。教师呈现wizard和witch的图片,让学生理解他们分别是指男巫和女巫,同时询问学生:What can a wizard or a witch do? 学生思考后,教师解释:They can do magic.

读完封面标题后,通过封面图片引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Dorothy和她的朋友们,即Scarecrow、Tin Man和Lion。由于人名较为拗口且在整书中为高频词,教师教会学生朗读人名,扫除阅读障碍。

(2)读目录

整本书的目录包含了章节的数目和标题,标题体现了每一章的核心内容。读目录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章节标题预测各章内容,并通过标题和图片的匹配任务检查学生的理解,同时图片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预测内容。

教师首先让学生读目录,对于其中的新单词给予解释,让学生初步建立意象;然后逐张呈现与每个章节标题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将图片与对应标题进行匹配,独立完成后再在四人小组内通过讨论达成共识,最后教师检查各小组的回答。

通过匹配标题与图片的任务,引导学生理解章节标题并预测章节内容,使预测任务可检测、可评估,同时图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标题的意义。

(3)读开端

读开端要让学生了解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起因,教师应选取故事背景的关键部分,通过朗读、演绎和配图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加学生阅读文本的信心。学生在初次体验文本时的感受会影响后续阅读的信心和兴趣,因此读开端时既要降低阅读难度,又要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选取Dorothy和Toto被旋风卷走,以及Dorothy意外杀死东方女巫并得到东方女巫的红鞋子两部分内容进行朗读。这两部分内容说明了故事发生的起因是Dorothy被旋风带到奥兹国,正因为Dorothy想回到家乡Kansas才有了后面的历险,同时东方女巫的红鞋子对故事的后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在教师的语言、动作以及配图的辅助下,学生充分理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进入了故事情境,产生了阅读期待。

2. 读后记录,评估阅读效果

受小学英语课时的限制,整本书的大部分章节会在课外完成,那如何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呢?阅读记录单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并概括章节大意,也能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并且原版书阅读倡导动手活动(Hands-on Activities) (张金秀,2019)。笔者将阅读记录单分为配图和任务单两个板块。任务单是统一的内容,配图则是学生个性化的内容。

(1)配图

让学生选取某句话或某个片段进行配图。学生根据文字描述,画出与文字意思相符的图。教师通过学生的配图了解学生最感兴趣的情节或场景,并以此检测学生的理解。

比如,绘本第一章有如下文字描述:That was a cyclone, and it could blow trees, people and buildings away.其中能帮助学生想象出画面场景的关键词有名词cyclone、trees、people、buildings以及动词blow。学生所画的图中包含了这些词语所表达的场景,可见他们理解了此处的文字内容。

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会将文字的意象搭建成图像,如故事场景、故事情节。配图则使这些阅读结果外显,变得可视化、可评估。

(2)任务单

阅读任务单也是阅读指导单,通过关键问题或结构支架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概括章节大意,同时帮助教师检测学生的理解,从而进行解释与反馈。任务单主要采用问题清单和可视化任务单两种方式,故事的开端和结局采用问题清单的方式呈现任务,故事的发展、高潮和尾声采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呈现任务。

① 问题清单

开端和结局没有显著的结构特点,较难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呈现结构,因此可设计问题清单。设计问题清单的意图是帮助学生理解、概括章节大意。教师可以根据章节大意逆向设计问题,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影响故事推进的关键信息。例如,针对开端部分可设计如下问题:

Q1: Is Dorothy a boy or a girl? Who is Toto?

Q2: What brought Dorothy and Toto to the country of Oz?

Q3: What happened to the house and what did Dorothy get?

Q4: How many witches are there in the country of Oz? Who are they?

Q5: Why did Dorothy look for the wizard of Oz?

问题1涉及本书的主人公;问题2则是与本章标题相关的关键问题,能提示学生关注cyclone对故事发展的影响,同时借助问题告知学生Dorothy和Toto来到了奥兹国;问题3引导学生关注影响故事推进的魔法鞋子;问题4涉及后面章节将出现的关键人物;问题5是分析整个历险发生的原因。将问题的答案整合在一起则是本章节的大意:

Dorothy is a girl. Toto is her dog. The cyclone brought them to the country of Oz. The house fell on the Witch of East and Dorothy got her red shoes. There are four witches in the country of Oz. They are the Witch of East, the Witch of West, the Witch of North, and the Witch of South. Dorothy looked for the wizard because she wanted to get back to Kansas.

教师通过学生完成问题清单的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并根据阅读效果进行解释与反馈。问题清单的设计意图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概括,因此不要设计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问题,避免增加学生的阅读压力,影响学生的阅读体验。

②  可视化任务单

可视化任务单包括图示和填空两部分,图示是文本的结构支架,填空则是文本的语言支架,学生结合结构支架和语言支架能概括并复述章节大意。思维图示对学习内容进行结构化组织和呈现,有效降低由信息呈现方式引发的外在认知负荷,从而让学习者将注意力专注于建立内容之间的联系(赵国庆等,2019)。张金秀(2019)也指出,要以可视化、多样化、开放性的结构视图给学习活动提供支架,让学生边阅读边完成相应的阅读结构视图任务单。

本书第二章讲述了Dorothy遇见了其他三个主人公,Scarecrow想要一颗大脑,Tin Man想要一颗心,Lion想要变得勇敢,他们因为各自的需求结伴去寻找the Wizard of Oz。针对本章节的内容, 教师设计如下思维导图,并提供概括章节大意的语言支架(见图1)。

概括章节大意的语言支架

 图1

学生先完成思维导图的填空部分,再结合思维导图完成语言支架的填空部分,这样就概括出章节大意。教师根据可视化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结果,并适时反馈与指导。

阅读记录单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外显,供教师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及时给予反馈与指导。将整本书阅读的记录单整理成册,就成为学生的阅读档案记录袋,这有助于学生从外显的作品和成果中体验阅读的乐趣。教师将学生的作品进行班级或校内展示,通过成果发布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3. 摘选共读,对标阅读策略

教师应拿出一定课时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共读,以课外泛读加课内精读的方式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习得阅读策略(张金秀,2019)。本书第四章是整本书的高潮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且可读性强。文本内容适合培养学生预测、猜词、可视化的阅读策略,因此教师摘选第四章进行课内精读共读。

阅读策略包括预测、猜词、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句、可视化等,这些策略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摘选共读时可以着重指导两三种阅读策略,如此反复强化则能帮助学生形成策略储备。下面将以The Wizard of Oz第四章的课堂教学为例说明如何指导学生掌握预测、猜词、可视化三种阅读策略。由于课堂时间限制以及学生水平限制,教师将原文800词删减到400词,删除部分为分支情节和细节,不影响故事的整体发展。

(1)预测策略

学生可以根据标题、插图、上下文等预测阅读内容,为后续阅读做好准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这些预测策略。

第四章的标题是The Witch and the Monkeys,教师让学生根据标题预测以下问题的答案:Who is in the story? 学生很容易就能预测到接下来故事中登场的是女巫和翼猴。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已经知道的内容推理出可能发生的事情。在读完第四章第四部分后,教师出示表1,指导学生根据已知的故事情节来预测故事的发展。

表1

What you know

What you predict

The wizard asked Dorothy to kill the witch.

Dorothy killed the witch.

Where will Dorothy and her friends go?

故事第三章讲述的是男巫让Dorothy杀死西方女巫,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她的愿望。现在Dorothy已经按男巫的要求杀死了女巫,那么理所当然他们接下来会回到Emerald City找男巫。

(2)猜词策略

学生可以运用读图、对比、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进行猜词,通过猜词可以降低新单词带来的阅读障碍,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猜词策略。

例如,第四章Dorothy用水杀死女巫的情节配有插图,学生能借助图片理解a bucket of water、picked up the bucket、threw the water at the witch等词组的意思。

对比也是非常有效的猜测词义的方法,本章中故事的发展和尾声形成对比(见表2):在发展部分女巫召唤翼猴,翼猴对Dorothy的朋友干了一些坏事;而尾声部分Dorothy召唤翼猴,翼猴又对Dorothy的朋友做了一些好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理解词语took out和put in以及 broke和mended的意思,教会学生阅读时通过对比的方法猜词。

表2

the witch

Dorothy

took all the straw out; threw his clothes up into a tree

found Scarecrow's clothes; put some straw in them

broke Tin Man's arms and legs

mended Tin Man

carried Lion to a dark cellar

broke open the dark cellar

联系上下文也是猜测词义的有效方法。例如,在Dorothy把水泼向女巫后,文中写道:The water hit her in the face, and she cried out, “Help! Help! The water is killing me! The — water — is ...”And then she disappeared! There was only her tall black hat and a long black dress.其中的难词是disappeared。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文“The water is killing me!”和下文“There was only her tall black hat and a long black dress.”猜测出disappeared的意思。

预测策略和猜词策略是最基本的阅读策略,贯穿整本书阅读的各个阶段。教师指导策略的使用后,学生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对于阅读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3)可视化策略

在整本书阅读中运用可视化策略包括:① 将零散的文字意象搭建成一幅完整的图像;② 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呈现文本结构。图像和思维图示将文本细节和文本结构外显,能帮助学生理解并整体把握文本,同时让阅读结果变得可视化和可评估。可视化策略在阅读记录单中已经有所体现,配图对应的是第一种策略,可视化任务单则对应的是第二种策略。

在本节课中,教师将文本分成了五个部分进行阅读教学,讲完五个部分后让学生从以下图片(见图2)中选择一个来描述故事发展的路线。

描述故事发展路线

图2

大部分学生能够体会到故事发展的路线是B, 对应故事的开端、 发展、 高潮、尾声、结局五部分。因为学生没有经过类似的训练,因此采用了提供选项让学生选择的形式。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画出情节的曲折来体现故事的起伏。

结构支架的搭建需要总览全文,在理解、概括、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图示外显文本结构,需要调动各种思维活动。

四、结语

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要选择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整本书,助力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整本书阅读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整本书前后关联的优势,通过教师导读、读后记录、摘选共读等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持续阅读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格;同时,以整本书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为今后的阅读做好策略储备。

————————————

参考文献

Baum, L. F. (著);肖月(译). 2006. The Wizard of Oz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崔允漷、夏雪梅. 2013. “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 中小学管理,(1):4-6.

贺卫东. 2020.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本质、功能与问题消解[J]. 课程·教材·教法,(7):72-78, 143.

叶圣陶. 2004. 叶圣陶集·第16卷[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张金秀. 2019. 中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的五点主张[J]. 英语学习(教师版),(7):55-57.

赵国庆等. 2019. 论思维可视化工具教学应用的原则和着力点[J]. 电化教育研究,(9):59-66, 82.

 

作者信息: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坑口小学   刘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