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批判性思维训练引入分级群文阅读教学中,并依据批判性思维的八个核心要素(目的、问题、信息、概念、推论、假设、结论、观点)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案,以探讨分级群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可行方式。同时,本文以实践课例为依托分析了教学实践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具体步骤与重点。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培养方式具备有效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
【关键词】分级群文阅读;分级阅读;群文阅读;批判性思维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以下简称《课标》)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教育部,2018)。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所设计的针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教学活动,主要基于Bloom的认知能力目标、Anderson等的认知类级模型以及展示型、参阅型和评估型问题等理论,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创新性不足。
近年来,许多教师(如李兴勇,2019)进行了群文阅读的实践探讨,并提出了英语分级群文阅读的概念和实施标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将分级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本文在梳理有关思维品质培养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分级群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式,探索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活动为途径的整合性教学步骤,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在分级群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理论基础
1.英语分级群文阅读
英语分级群文阅读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或议题,基于不同的语篇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阅读教学,开展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教师可通过确定议题、组织材料、确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以探究主题语境下的议题和展示交流总结等五个基本步骤实施群文阅读活动(李兴勇,2019)。
2. 批判性思维的八个要素
批判性思维是可以习得的,但学生应首先了解思辨的基本特点和理论框架。Elder & Paul (2016)提出,批判性思维包含八项元素,分别是目的、问题、信息、概念、推论、假设、结论以及观点,其所对应的批判性思维的八个问题(见表1)可以辅助教师结合具体课堂开展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活动。
表1 批判性思维要素的内涵及对应的问题
要素
|
内涵
|
问题
|
目的
|
指要完成的事情或目标,还可以指功能、动机或意图。
|
What's my foundational purpose?
|
问题
|
表明问题所在,并引领思维的进行。当问题模糊时,表明思维缺乏清晰度。
|
What's the key question I am trying to answer?
|
信息
|
包含人们弄懂事物所需的事实、数据、证据或经历。信息不一定意味着准确和正确。
|
What information do I need to answer my question?
|
概念
|
指用于弄懂事物的观点、理论、法律、原则或假设等。
|
What's the most basic concept in the question?
|
推论
|
指逻辑上从其他主张或真理中得出的主张或真理。
|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my reasoning (If I am correct)?
|
假设
|
指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信念,常存在于思维的潜意识或无意识水平。
|
What assumptions am I using in my reasoning?
|
结论
|
指解决问题时得出的解释或结论。 |
What are my most fundamental inferences or conclusions?
|
观点
|
看待事物的出发点,包含思考的对象和方式。
|
What's my point of view with respect to the issue?
|
3. 分级群文阅读教学在批判性思维培养中的应用
以李兴勇(2019)提出的分级群文阅读概念和Elder & Paul(2016)提出的批判性思维模式为基础,笔者探索出分级群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步骤。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级群文阅读教学提供多篇文章,可供学生感知接触、学习理解和反复练习批判性思维模式,符合基本的认知学习规律。
(2)群文模式为学生提供大量阅读材料和充足的持续默读时间,能使学生真正阅读,以实现知识和语言的双重输入,为后续思维能力的训练活动打下基础。
(3)分级群文提供了同一主题下不同切入角度的文章,既提供更多的思维角度,又紧扣同一个主题。
学生使用批判性思维模式深度分析阅读文本,既可以掌握单篇文章的观点及阐述方式,又能多角度认识该主题。该方式能较好地激发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比较和判断,形成各自独特的观点,并在讨论环节进行交流与反馈。
三、在分级群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步骤与实例解析
1.课前阶段
在分级群文阅读的课前阶段,教师需要确定群文议题、组织阅读材料和确定教学目标。这三个步骤需围绕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展开。
(1)确定议题和主题
议题指英语分级群文文本可按照主题意义、语篇类型、阅读测评项目、语篇模式四个方面进行分类教学,议题要具有拓展性,且聚焦主题意义探究(李兴勇,2019)。主题语境包括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大类(教育部,2018)。在设计分级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先根据群文文本特征,选定本课的议题和主题,然后再开展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
本课例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为议题,以克隆(Cloning)为主题,主要探讨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式,以达成基于主题的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2)选择三篇及以上同等难度且互文互异的语篇
组织群文阅读材料时,要关注文本间议题或教学目标的相关性,即群文要有互文性;同时,文本之间也要有一定的互异性,即文本之间要有一定的对比(李兴勇,2019)。三个及以上的语篇才能构成群文,且群文材料需要符合目标学生的阅读水平。
本节课选用的是外研版高中英语选修第六册第五单元的文章,该单元的主题为Cloning。本课选取的第一个语篇是该单元中关于恐龙克隆可能性的议论文;第二个语篇为来自网络的关于人类克隆的议论文;第三个语篇为该单元语篇,是介绍克隆技术与DNA的说明文。三篇文章的相同之处在于主题,均围绕克隆话题展开,但切入点又不同,故针对同一话题的不同角度展开阅读与思考可培养批判性思维。
(3)确定教学目标
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陈琳,2016)。作为泛读课的群文阅读课,其重要目标应是师生就某一知识点或价值观达成共识,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鉴赏和评价能力,落实发展核心素养。
例如,本课例的议题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主题是克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 学生能用批判性思维的八个要素分析多个群文语篇;
② 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群文主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与立场;
③ 学生能基于多次批判性语篇分析,反思自身批判性思维的过程,掌握批判性思维八要素的内涵和用法;
④ 学生能迁移批判性思维要素,以分析其他文章或其他类型的信息。
2.课中阶段
《课标》提出,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应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围绕主题语境、基于口头和书面等多模态形式的语篇,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次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进而尝试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创造性地表达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 (教育部,2018)。批判性阅读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参与的阅读活动,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活动,也是一种发展阅读者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活动(鲁子问,2018)。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分析多篇文章和自身进行阅读活动的目的、问题、信息、概念、推论、假设、结论以及观点,学会批判性思维方式,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
(1)思考核心目的
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基于目的,但我们只能清晰地意识到一部分目的。我们应该明确我们做事的目的,而这个目的必须合理且可证明(Elder & Paul,2016)。对于学习行为及其目的的提问,能让习惯于听从教师安排和指令的高中生树立反思意识和目标意识,有利于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
教师在读前要求学生思考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文章的写作目的和学生进行阅读的目的。针对目的的提问可采用以下句型,如:
What's your/my/their purpose in doing ...?
Wha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assignment?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chapter/relationship/action/meeting?
Why did you say ...?
[教学片段]
教师通过一个宏观问题“Why do we read?”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反思阅读行为本身。在群文阅读阶段,教师要求学生分析多篇文章的写作目的:What's the writing purpose of Passage 1/2/3?
(2)提出关键问题
问题的陈述需要简洁和准确,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人们需要鼓起勇气将那些隐藏或模糊的问题放到明面上解决(Elder & Paul,2016)。批判性阅读最有效的基本活动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必要时先进行讨论然后回答(鲁子问,2018)。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关键词的方法快速定位问题,且正确陈述问题。教师亦可直接提出问题,提高课堂效率。陈述问题的方式如下:
①What's the question I am trying to answer? (针对学生)
②What important questions are embedded in the issue?(针对语篇)
③What kind of question is this? Historical? Scientific? Ethical? Political? Economic? Or ...(针对问题)
④What would we have to do to settle this question?(针对解决方法)
[教学片段]
为了深入探究群文的主题,教师列出群文的标题,让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提出有效的探究性问题。文章标题如下:
Passage 1 Jurassic Park — Scientific Fact or Hollywood Fiction?
Passage 2 To Clone or Not to Clone: The Ethical Question
Passage 3 Cloning and DNA
基于三个文章标题,结合现实中已有克隆猴和克隆羊的实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本课的主题探究问题为:Should we clone human beings or not?
(3)陈述原始假设
人类需要确定自身思维中认为理所当然的观点,并通过证据检测该观点的合理性。人们基于自身经验提出的假设通常是无意识的,包含偏见、歧视、刻板印象、片面及错误的观点(Elder & Paul,2016)。认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思维内容和方式的局限性是拓展学生思维的先决条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小组辩论或小组讨论等活动,并让学生陈述自身的观点与看法。学生陈述的观点即其认为理所当然的假设,该假设来源于原始思维,但未被科学证实。记录假设的方式如下:
① What am I taking for granted?
② What assumption is leading me to this conclusion?
③ What are some important assumptions I make about the question/topic?
[教学片段]
教师先让学生针对主题探究问题,基于自身经验和理解进行投票并分组。全班学生分为支持、中立和反对三个小组。教师请学生代表陈述己方观点并记录,用以与批判性阅读后的结论进行对比。学生的不同观点如下:
支持克隆人的理由:If we can clone more human beings to work for us, we won't have to study and work so hard.
反对克隆人的理由:If human beings can be produced freely and repeatedly, what's the value of human life?
中立的观点:Since each coin has two sides, it's hard to tell the advantages and the disadvantages nowadays.
(4)明晰并甄别涉及的概念
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由脑海中的观点和概念所决定的(Elder & Paul,2016)。只有对生活中或问题中所涉及的概念有明确的认识,才能进一步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具体问题需要明确哪些概念。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速读的方式,从语篇中找出所使用的概念。最后,学生可以在英汉词典以及百科辞典的辅助下明确这些概念的定义及内涵。
[教学片段]
T: In order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we should clone human beings, what concept should we learn about first?
S1: What is cloning?
S2: What is DNA?
S3: What is human cloning?
T: Now please take key words from your questions, go through the three passages as quickly as you can and underline those definitions. You can also refer to your dictionary and find the definitions. Later, I'd like to invite some of you to read out these definitions.
(5)收集全面、有效的信息
信息类型包括事实、数据、证据或经历。所收集的信息需要具备准确性和相关性(Elder & Paul,2016)。人们总是倾向于寻求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视对立或不利的信息。阅读多篇文章后收集不同类型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梳理不同的立场,为训练批判性思维作铺垫。
首先,教师可根据语篇的篇数、难度和长度选定不同的群文阅读方式。群文阅读可灵活采取课前泛读、课中速读或小组合作阅读、课后补充阅读等方式,但课中至少需要有一篇文章的阅读活动。其次,教师可提供课堂导学案,辅以恰当的纸质工具或表格工具,明确阅读任务,提高活动的完成度。最后,学生可通过网络或书籍资料,反思和检查所收集信息的准确性。信息的定位方式如下:
① What information do I need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针对学生)
②What supporting information does the author use in this passage? (针对语篇)
③What experience convinced you of this? Could your experience be distorted?(针对学生)
④How do we know this information is accurate?(针对信息)
[教学片段]
教师利用课堂导学案中的表格(见表2),让学生搜集第一篇文章中的信息,并进行分类。
表2 第一篇文章的信息类型及内容
Data
|
Preserved mosquito: 40 million years old
Dinosaurs: at least 60 million years old
|
Experience
|
No
|
Fact
|
Only female mosquito absorbs DNA.
DNA breaks down (not intact) after extinction.
No previous discovery/No comparison.
|
Example
|
Many questions can't be answered.
|
(注:斜体部分为学生回答的内容。)
教师通过以下问题了解学生获得信息的准确性:How can we know the accuracy of all the information? 学生给出的回答有:The Internet/The encyclopedia/The dictionary/...然后,教师让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核实信息的准确性。
(6)推断事件的各种可能性
思维的逻辑性指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思路鲜明,条理清楚,严格执行逻辑规律(吴昭和,2017)。在梳理语篇行文逻辑和信息关系的过程中,学生开展理解、分析和判断等活动,培养中阶和高阶思维能力。
为了梳理逻辑和推导结论,教师可指导学生使用各种思维工具,如流程图、气泡图、树形图等。思维工具的使用可以督促学生动手做事,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同时,学生可通过如下问题思考基于信息的推论:If I decide (not) to do ..., what things might happen?
[教学片段]
学生分组讨论基于信息的推导过程;之后,小组成员选择思维工具进行逻辑梳理;最后小组代表展示思维工具并进行讲解。学生作品见下图:
(7)思考并得出最可能的结论
基于准确信息的逻辑性分析才能得出合适的推论(Elder & Paul,2016)。批判性思维阐释能力的第一项是陈述结果的能力,要求我们对推理活动的结果做出准确的陈述、描述或呈现,以便分析、评价、推断或检测这些结果(鲁子问,2018)。
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重新思考并再次记录针对问题所得出的结论,然后反思自身的结论是否完全以相关信息为基础,是否存在多余的干扰信息。可选用的导向结论的问题有:
① Is my inference logical?
② Does our solution necessarily follow from our data?
③ How shall we interpret these data?
④ Given all the facts, what is the best possible conclusion?
[教学片段]
学生在上课之初针对问题选择了三种不同的立场。在读后活动中,学生根据信息得出批判性阅读的结论后,可重新选择立场并分组,同时简短陈述理由。教师布置的任务如下: After your reading and rethinking, what's your standpoint now? Please choose the group again and give reasons.
(8)形成观点并反思思维的方式
所有的推理活动都基于一个视角。但批判性思维者的一个特征是愿意理解不同的观点,并根据证据性的信息灵活改变观点(Elder & Paul,2016)。观点视角影响我们看待事物的出发点和方式,进而影响我们的理解和判断。学生通过分级群文阅读,反思自身思维的局限性,养成全面、科学的思考方式,才能得出针对问题、语篇和自身的正确结论。
在本阶段,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体会批判性思维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该目的可通过思考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语篇、探讨主题,以及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思考习惯、探讨批判性思维的现实意义等多个角度的活动实现。反思观点角度的问题有:
① How am I looking at this situation? Is there another way to look at it that I should consider?
② What's the author's point of view of this story?
③ Is my view the only reasonable view? What do I ignore?
[教学片段]
教师让学生回忆日常教学中分析阅读语篇与使用批判性思维模式分析群文语篇的异同,体会基于主题的深度学习并回顾批判性思维模式的要素及用法;之后让学生对比最初的假设和当下的结论,引领学生反思自身思维的过程和变化,进而体会批判性思维的意义。
3.课后阶段
课后阶段的教学活动可分为三个部分:(1)学生复习批判性思维的元素、内涵及使用方法;(2)通过其他议题或主题的分级群文阅读活动,进一步练习批判性思维的使用步骤;(3)迁移使用批判性思维方式去解析现实生活中其他类型的信息、语篇或事件,提升批判性思维的效用和价值。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闭环。
四、总结
批判性思维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是非常必要的。英语分级群文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不同主题的多篇文章,以便学生能基于不同语篇在批判性问题的引导下开展阅读活动;同时,能使学生通过反思自身思考过程,完成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品质的发展。
————————————
参考文献
Elder, L. & Paul, R. 2016. The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陈琳. 2016. 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J]. 英语学习(教师版),(1):5-6.
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兴勇. 2019. 高中英语分级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55-59.
鲁子问. 2018. 英语教育的批判性维度建构[M]. 南京:译林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6 (选修)[T].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吴昭和. 2017. 聚焦思维品质的高中英语阅读LIC教学模式探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2):36-40.
————————————
注:①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小学英语分级群文阅读研究——以四川省为例”之子课题“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分级群文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批准号:WYYD20191050)的研究成果之一。②本文涉及的教学内容可从以下网址浏览:www.flts.cn/node/1340。
————————————
附作者信息:周霜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