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年
[期刊期别]第10期
[文章作者]周韵
[文章标题]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简介
[文章页码]01-05
[文章摘要]美国杨百翰大学的 Mark Davies教授主持创立了一系列英语语料库,语料以各种英语变体为主,包括美国英语、英国英语、加拿大英语、《时代》杂志中的书面英语和美国肥皂剧中的英语口语。其中,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是当前针对美国英语的大型历时语料平衡的网络语料库,具有库容大、语料丰富、检索方便灵活等特点。本文介绍了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以语料库及其关系数据库为平台,通过不同检索实例演示了以词汇为中心的应用与操作,以期探讨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关 键 词]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词汇教学,词汇检索,关系数据库
[文章背景]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rpus of Contem. porary American English,简称 COCA)是目前最大的免费英语语料库,也是第一个大型的语料平衡的美国英语语料库,口语、小说、流行杂志、报纸和学术性文体在语料库库容中各占20%。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在线词典,而且从建立之初就体现了其作为检索语料库的特征,能够协助研究者追溯语言发展中的变迁(Davies,2010)。该语料库由美国杨百翰大学的 Mark Davies教授主持创立并在2008年正式上线。目前,每月有数以万计的包括语言学家、教师、翻译工作者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研究者通过互联网免费使用该语料库。
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由包含4.5亿词的文本构成,这些文本由口语、小说、流行杂志、报纸以及学术文章五种不同的文体构成。从 1999年至 2012年这五个部分以每年增加 2亿词的速度进行扩充,以保证语料库内容的时效性。语料库每年更新1~2次。因此,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被认为是用来观察美国英语当前发展变化的最合适的英语语料库。
除了在语料上拥有其他语料库无法比拟的优势外,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还将语料和检索软件结合起来,帮助语言研究者方便、快捷地分析和研究语料。现有的大部分语料库,如 BNC等,不仅是有偿使用,而且使用者还需要会运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如Wordsmith、Range、ParaConc等,才能分析语料和提取数据。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做到了语料和检索工具的结合,其在线检索系统能帮助使用者观察英语词汇的使用规律,促进词汇自主学习。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年
[期刊期别]第10期
[文章作者]杨延从、王碧文
[文章标题]基于文学作品的语言输入强化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文章页码]06-11
[文章摘要]本文结合课例介绍了以文学作品输入为载体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即将目标语法复现率高、可理解性强且富有思想内涵的英语文学作品作为语法教学输入的重要载体,通过“输入流、篇章强化、结构化输入和语法意识提升”四个输入强化途径,指导学生在“导——读——说——悟——写”中准确、恰当地运用英语语法,这样的语法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 键 词]文学作品,语法意识,语法教学,输入强化
[文章背景]国外学者倡导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提升输入的质量,以促进学习者对输入信息的注意和加工。Smith(1981)最早提出输入强化理论,并将之定义为意识提升(Consciousness-raising),即教师有意识地突显第二语言的某些形式特征,以此吸引学习者主动地去发现第二语言本身的规律和特征,然后逐步理解这些规律和特征,从而促进语言的习得。输入强化旨在引导学习者在理解意义的过程中注意目标语法,并进行意义和形式的匹配,最终习得语言。其优势在于它不中断学习者理解意义的进程,而是增大目标语言结构被注意到的可能性。Wynne(2005)提出了输入强化的四大途径,即输入流(Input Flood)、篇章强化(Textual Enhancement)、结构化输入活动( Structured Input Activities)以及语法意识提升(Grammar Consciousness-raising)。Lee(2007)认为这种内隐式的语法教学手段尤其适用于对语法规则已经有所了解,但还不能准确使用相应语言结构的学习者。
以文学作品输入为载体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课,是将目标语法复现率高、可理解性强且富有思想内涵的英语文学作品作为语法教学输入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综合考虑语法的形式、意义和语用,把语法课堂生活化,将语法知识的教学与话题情境的创设、语法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训练、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发现、体验、探究和归纳的过程中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结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根据上述语法教学思想指导曾老师在区级名师工作室主题研讨活动中进行了观摩课展示,教学内容为高三语法专题——虚拟语气的复习,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语境中掌握和运用虚拟语气。学生需要掌握:(1)含有 if引导的状语从句的虚拟语气;(2)含蓄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3)名词性从句中的虚拟语气。在本节课中,曾老师围绕《假如给我三天光明》(Three Days to See)这一文学作品(简写本)的阅读脉络主线,优化“导——读——说——悟——写”五个流程,通过输入强化的四大途径引导学生观察和感悟目标语法,并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语法意义的基础上归纳语法规则及其语用功能,再通过口语操练与限时写作让学生充分内化并灵活运用虚拟语气,以达到优化语法教学的目的。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年
[期刊期别]第10期
[文章作者]吴思廉
[文章标题]英语文学阅读活动课RAISE教学模式研究
[文章页码]12-16
[文章摘要]在英语文学阅读活动课 RAISE教学模式中,RAISE分别代表 reading(阅读)、 appreciating(欣赏)、 inquiring(探究)、 sharing(分享)和 experiencing(体验)五个要素。多元导读、师生共读、体验互动和动态评价是 RAISE模式的教学原则。创设文学阅读时空、确保完成阅读任务、注重体验活动过程、正确指导阅读活动和灵活运用教学模式是RAISE模式的操作要领。
[关 键 词]文学阅读,活动课,教学模式,教学原则
[文章背景]文学阅读具有激发乐学情趣、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等多种功能。首先,文学阅读本身是一种愉悦身心、放松心灵的体验,能够舒缓学习压力,恢复学习本来应有的快乐,有利于克服学习困难,提高理智情感(维果茨基,1985)。其次,文学作品提供了大量的真实语境,阅读量越大,接触真实语境的机会就越多,词语复现频率越高,词汇量就越大,语言能力就越强(Krashen,2004)。再次,文学是一种“高级心理工具”(Kozulin,1998),文学阅读能够培养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实现“阅读促发展”(Showalter,2003)的目标。
2012年秋季,我校开展了英语文学体验阅读项目的实验研究,初二和高一部分班级参与了实验活动。课题组要求参与实验的学生每天阅读 20~30分钟,完成 800~1000词的阅读量,每周读 5000多词的文字作品,每学期完成 7万多词的阅读量,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50~100词;阅读中理解作品大意,了解故事情节,并进行推理判断,思考人物和事件;读完每部/篇作品后,书面回答若干思考题,表达个人观点和见解,书面回答用英文和汉语均可,字数不限。在阅读活动中,我们还要求实验班学生填写文学阅读日志,简要记录阅读时间、阅读词数和对问题的思考等信息,用 A、B或 C等级评价自己当天的表现;同时进行阶段性自评,自评采用知识、能力、情感三维自评表,每个表设五项评价内容,每项列“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学生从中勾选一个最能反映个人阅读情况的等级。
为了推动文学阅读,实验班每周安排一节45分钟的文学阅读活动课。活动课中的“活”和“动”有其特殊的內涵:“活”是活跃、活化、活络,即活跃课堂氛围,活化文学知识,活络语言思维;“动”是动身、动情、动脑,即身体与知识的互动、情感与知识的互动、语言与思维的互动。据此,活动课定位突出四个特点:(1)从课程取向看,活动课不是取代常规课堂教学,而是拓展学生的阅读时空;2)从阅读目的看,活动课不是传授语言知识或训练阅读技能,而是让学生表现自我、展现能力、体验乐趣,以促进课外自主阅读;(3)从教学方法看,活动课不注重讲解和分析读本知识,而是强调指导学生品味、欣赏和分享所读的文学作品;(4)从学习方式看,活动课不做标准化试题或客观题训练,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就开放性问题展开思考,参与各种展示性、探究性与分享性活动。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年
[期刊期别]第10期
[文章作者]彭莉
[文章标题]依托乡土文化资源的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初探——以江苏省泰州中学英语校本课程《祥泰之州》(Auspicious Taizhou)为例
[文章页码]17-22
[文章摘要]开发英语校本课程是新一轮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以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祥泰之州》( Auspicious Taizhou)为例探讨了如何依托乡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并着重阐述了情境分析、目标研制、组织实施、评价管理等主要环节。
[关 键 词]校本课程,乡土文化资源,课程评价
[文章背景]近年来跨文化交际教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跨文化交际教学不仅注重外语语言知识的积累,而且要求学生能用外语正确、得体地介绍本国文化。乡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地域的局限,不可能在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里有所涉及,学生的乡土资源大多处于被闲置和忽视的状态。因此学生在交际中存在不知如何用外语准确表达本土文化的现象,形成全球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失语症”(从丛,2000)。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2001)提出,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依托乡土文化资源的英语校本课程将英语语言和中国乡土文化这两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具有多重意义。对社会来说,它可以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介绍、宣传和推广地方文化做出贡献。对学生来说,这样的校本课程可以向学生提供深入社会和关注地方人文、社会、历史、经济发展的机会等,培养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对教师来说,开发过程是一次教研过程,教师可以借此将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及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在开发过程中提升科研能力,学科组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也可以通过共同开发校本课程得到加强。此外,依托乡土文化资源的英语校本课程开发既能加强学校与地方各级部门及各个行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体现学校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又能丰富学校的课程设置,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并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
笔者自2010年起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注重乡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导入与运用,将学校所在地的人文、历史、社会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并结合学校的优势和学生的兴趣创设各类鲜活的、贴近生活的语言情境。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及课程资源积累,现已形成一门实验性英语校本课程——《祥泰之州》(Auspicious Taizhou)。本文将以此校本课程为例,分析和研究其开发及实施的具体情况,并重点介绍如何依托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实施和评价管理校本课程。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年
[期刊期别]第10期
[文章作者]吕秋萍、陶旭珠
[文章标题]英语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由一节阅读展示课的争议引发的思考
[文章页码]23-28
[文章摘要]新课程标准将英语课程定性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功利性观念的影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依然是教师关注的重心,英语教学依然片面地为学习、思维和交流服务,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或完全被忽视或只作为知识技能的点缀。本文以一节阅读展示课引发的争议为例,剖析教师在不同教学观念下对教学行为的不同理解,探讨英语教学应如何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关 键 词]阅读课,工具性,人文性,教学观念,教学模式
[文章背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首次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强调英语教学必须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无疑是本次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的最大亮点,是指导教师正确认识英语课程性质的重大突破,对重建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英语教育界,对英语课程性质的认识经历了从以知识为主到知识与技能并重再到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过程(教育部,2012,转引自戚焱、王守仁,2012)。课改10年来,尽管以人为本等核心课程理念已经广为知晓,但由于长期以来对英语课程性质的片面认识,大部分教师对英语教学的价值选择仍停留在将英语作为学习、思维和交流的工具这一属性上,课堂依然以知识传递为主。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虽有教师开始关注学生技能、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教学只是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被谈论,没有转变为教师自觉的课堂教学行为。本文以一节阅读展示课引发的争议为例,剖析教师在不同教学观念下对教学行为的不同理解,探讨英语学科教学应如何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年
[期刊期别]第10期
[文章作者]蒋建华
[文章标题]阅读教学中开展读后续写活动的策略与思考
[文章页码]29-33
[文章摘要]本文从读写结合的角度探讨了有效开展读后续写活动的教学策略,指出教师应依据阅读文本和学生特点设计续写任务,使续写活动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并在写作前组织学生充分开展语言训练和小组合作互动,以拓宽写作思路,激活创新思维,从而高质量地完成续写任务。
[关 键 词]阅读教学,读后续写,读写活动,任务设计
[文章背景]外语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语言理解和产出结合的紧密程度;两者结合产生协同效应,结合的越紧密,协同效应越强,外语学习效果也就越佳(王初明,2010)。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说和写是语言的输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的同时要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进行输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目前的教学中读写分离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是阅读教学只注重培养阅读技能和语言知识,忽视了语言整体发展的特点;二是写作教学只着重培养写作技能,忽视写作对于阅读能力的积极影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严重分离,教学效率事倍功半。
读后续写是结合阅读理解进行写作练习的形式之一,也是将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理解阅读文本后,根据文本内容和语言特点,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具有想象力的结尾。读后续写活动适用于有故事情节和能引发学生讨论的阅读文本,能巩固阅读文本中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年
[期刊期别]第10期
[文章作者]张千
[文章标题]例谈英美短篇小说作品赏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文章页码]34-37
[文章摘要]高中阶段阅读赏析英美文学作品是提升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发展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针对高中英语教学忽视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的现状,分析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学作品阅读赏析的原因,介绍了笔者开展英美短篇小说阅读教学的实践。
[关 键 词]英美短篇小说,文学作品,作品赏析,导读学案,词汇日志
[文章背景]学生问题一:老师,我想提高英语阅读量,您能为我推荐一本英文小说吗?
学生问题二:老师,您觉得阅读对扩大英语词汇量有帮助吗?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对以上两个问题并不陌生。经过几年的英语学习,高中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语法以及语用知识,具备了英语课外阅读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指出,高中毕业生英语应达到的八级目标之一是“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而对于英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达到九级阅读目标要求,即“阅读一般英文原著,抓住主要情节,了解主要人物”,也并非难事。
英美文学作品作为西方语言与文化的优质载体深受广大英语学习者的喜爱,它们既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培养其英语思维能力和了解西方思想、文化、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知识的机会,又能调剂枯燥乏味的语言学习过程。然而,目前将英美文学作品赏析纳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情况并不多见,许多教师仅停留于课本阅读教学,在看似有难度的英语文学作品前望而却步。笔者认为,鼓励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并将其纳入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将对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大有裨益。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年
[期刊期别]第10期
[文章作者]刘建
[文章标题]阅读教学中忽视文本的现象评析与建议
[文章页码]38-43
[文章摘要]阅读文本是语言知识的载体,也蕴含着文化与思想内涵。阅读教学中忽视文本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本文结合一节阅读公开课,从教学设计、阅读前阶段、阅读中阶段、阅读后阶段四个方面对当前阅读教学中忽视文本的现象进行了评析,并就阅读教学中如何走进文本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关 键 词]阅读教学,文本价值,文本解读,人文性
[文章背景]阅读课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常见的课型,也是不少开设公开课的教师喜欢的课型。但是笔者听了不少阅读课后感觉:热闹的多,有效的少;平淡的多,出彩的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授课教师忽视阅读文本的多,引领学生走进阅读文本的少。
文本是一连串信息符号、语言符号构成的结合体(戴军熔,2012)。本文提及的文本是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材料,即教材中的课文。阅读文本不仅是语言知识的载体,同时还能传递思想、表达情感、蕴涵文化(叶建映, 2013)。
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授课教师花一课时进行阅读教学。葛炳芳(2012)将之称为“走程序”,即按照Pre-reading——Skimming——Scanning——Language points的步骤授课,如果是公开课,最后一个步骤常会改成Discussion。第二种,教师将阅读课分两个课时进行处理:第一课时梳理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第二课时梳理语言点。不少教师在阅读课的第一课时,采用公式化的流程设计,阅读文本只是训练学生阅读技能的载体。一节课下来,学生体验不到阅读材料自身独有的文本价值。而到第二课时,授课教师常会孤立地讲解语言知识,阅读文本的价值也无法体现。由于两个课时之间缺失了文本这一纽带,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给人毫不相干的感觉。
课本的阅读材料大多是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学生在学完一篇课文后,对文中经典的句子、段落理当能吟诵几句。可是笔者在多次听初三复习课的过程中注意到了一个现象:不少学生对初一、初二教材中的课文已无深刻的印象,能回忆起课文中经典的好段或好句的学生更少。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教师放松了对学生背诵阅读材料中好词、好句、好段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未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和深入解析文本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最近的教研组活动中,笔者听了一节阅读课,这节课的教学颇具代表性。笔者将结合这一节阅读课,对阅读教学中教师忽视文本的现象进行评析,并尝试提出一些参考建议,以期唤醒一些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走进文本的意识。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年
[期刊期别]第10期
[文章作者]何美红
[文章标题]支架理论在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文章页码]44-47
[文章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都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生认知建构的引导作用。在听说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搭建认知建构的支架,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引导学生利用支架跨越最近发展区尤为重要。本文以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 9A第六单元 Integrated Skills板块的教学设计为例,分析和探讨了支架理论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关 键 词]支架理论,脚手架,Integrated Skills板块,听说教学
[文章背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支架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之一。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何克抗,200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这一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支架,这个支架是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学习新知识、发展新能力的有效工具。
维果斯基认为,在测定儿童智力发展时,应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转引自李德琼,2012)。教学应当不断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至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有相似之处,都强调教师对学生认知建构的引导作用,教师应为学习者的发展提供支持并为学习者到达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支架(戴琴,2010)。
Lindsay & Knight(2006)提出,教师帮助学习者的有效方式之一是为他们提供概念框架,这种概念框架被形象地比喻为支架。在支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要能够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成简单易行的步骤,设计的新活动要以前一活动为基础,帮助学习者逐步意识到他们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的掌握有多大的作用,进而决定学习者何时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年
[期刊期别]第10期
[文章标题]“电子辞典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文章页码]48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年
[期刊期别]第10期
[文章标题]欢迎订阅 2014年《中小学外语教学》和邮购 2012年《中小学外语教学》合订本
[文章页码]48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年
[期刊期别]第10期
[文章标题]卡西欧电子辞典:以专致学
[文章页码]封三
[期刊网址]WWW.FLTS.CN
[期刊年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年
[期刊期别]第10期
[文章标题]北京十一学校(本部、分校)面向全国诚聘英才
[文章页码]封四
[期刊网址]WWW.FLT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