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阅读课第二课时写作活动设计的课例探究

前言

中学阶段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通常定位于语言知识的学习,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讲解与练习。这一做法虽然具有系统性强、内容密度高的优点,但其活动形式较为机械、单一,内容琐碎、零散,学生没有机会对知识进行吸收、内化、整合等深层次的认知加工,语言知识的学习通常徘徊在理解层面,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Swain(1985)的输出假设认为,输出在语言学习中具有三个基本功能,即注意/触发功能(the noticing/triggering function)、假设检验功能(the hypothesis testing function)和元语言反思功能(the metalinguistic reflective function)。Izumi(2003)的分析认为,注意/触发功能可以提高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注意程度,帮助知识的吸收;假设检验功能和元语言反思功能则可促进语言知识的融合,促成语言体系的发展。另外,输出活动还有助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提高语言使用的自动化水平和流利度。
具体到阅读教学,我们可以认为,写作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相关语言知识的注意程度,帮助学生在语境中感知、理解和内化语言知识,在运用中深度体验知识的用法和功能,从而提升知识存储和提取的效果。因此,以写作活动组织阅读课第二课时语言知识教学,不失为一条可行的教学策略。为了探讨这一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笔者采用课例研究的方式,安排同一位教师就相同的教学内容在三个平行班分别进行试教,通过“试教——研究——改进”的思路分析每次教学的优劣,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再次尝试,以期获得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摘要

本文依据输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提出了运用写作活动组织阅读课第二课时语言知识教学的策略,并以课例的形式探讨了实施该策略应注意的问题。分析认为,教师在设计写作活动时需要在写作活动与阅读活动间建立高度的关联,明确写作活动的地位、任务和目标,控制好写作任务的开放程度,把握好课文复习的目的和方式,并在必要时进行写作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关键词语
阅读课;第二课时;语言知识;写作活动
商品介质
电子刊
商品年份
2015
商品月期
第九期
商品代号
15ID9
起止页码
15-19
读者对象
中学篇电子刊
作者
潘正凯
商品价格
2.5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