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具有工具性,也具有人文性,即英语课程既要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文学作品所涵盖的思想品格内容最丰富,它是人文精神及素质教育的有力载体(董颖红,2004) 。在英语教学中,可适当加入文学要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让学生对文字有更多的谦卑,对人生有更多的感悟,从而在有限的生命里品尝深层的美,发现人的无限可能(张炳飞,2011)。因此有必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加入文学阅读教学。
关于中学英语文学阅读的教学模式,不少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傅云山(2012)根据文学作品交互理论进行了文学欣赏课的实践研究,总结出课内课外阅读、课堂讨论、文学评论写作和文学作品编演的高中英语文学课教学模式;林雅菁(2013)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阅读课的教学目标,构建了“问题导学——活动体验——发展思维”的思维型阅读教学模式;黄远振等(2013)提出由阅读(Reading)、探究(Exploring)、评价(Assessing)和发展(Developing)四个要素构成的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黄少珠、吴思廉(2014)借鉴 “阅读循环圈”的理念,设计了“阅读准备——持续默读——读后活动”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的持续默读教学模式。这些研究大都针对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而针对如何在初中进行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研究较少。
本文将以文学读本教材《典范英语》为例,探讨将USE模式应用于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方法,旨在通过分析该模式的特点和各环节的设计策略,帮助一线初中英语教师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一模式。
关于中学英语文学阅读的教学模式,不少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傅云山(2012)根据文学作品交互理论进行了文学欣赏课的实践研究,总结出课内课外阅读、课堂讨论、文学评论写作和文学作品编演的高中英语文学课教学模式;林雅菁(2013)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阅读课的教学目标,构建了“问题导学——活动体验——发展思维”的思维型阅读教学模式;黄远振等(2013)提出由阅读(Reading)、探究(Exploring)、评价(Assessing)和发展(Developing)四个要素构成的英语文学体验阅读READ教学模式;黄少珠、吴思廉(2014)借鉴 “阅读循环圈”的理念,设计了“阅读准备——持续默读——读后活动”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的持续默读教学模式。这些研究大都针对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而针对如何在初中进行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研究较少。
本文将以文学读本教材《典范英语》为例,探讨将USE模式应用于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方法,旨在通过分析该模式的特点和各环节的设计策略,帮助一线初中英语教师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一模式。
摘要
英语文学阅读是初中生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典范英语》教学为例,结合若干教学片段探讨了USE模式应用于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提出了在理解、分享和表达三个环节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 |
USE模式;文学阅读;思维能力;人文性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16
|
商品月期 |
第十期
|
商品代号 |
16JJ7
|
起止页码 |
47-51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吴艺迪
|
商品价格 |
2.5
元 |
作者单位 |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