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建构成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英语课程也正经历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变革。尽管学界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要素、特征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建构等话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但却缺乏对核心素养评价方法的讨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构成。鉴于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首要的维度和内容,本文尝试建构系统化的测评框架,以便于师生有效开展评价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韩宝成、张允(2015)在综合Bachman & Palmer(2010)有关语言能力论述的基础上,将语言能力定义为“学习者或使用者运用各种知识和策略、参与某一话题语言活动时所体现出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陈艳君、刘德军(2016)也指出“语言能力是指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从分类角度看,英语语言能力由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构成。其中,听、读、看属于语言理解方式,亦即语言输入能力;说和写是语言表达方式,亦即语言输出能力。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言能力的评价不应仅仅围绕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单一维度展开,而应该基于输入和输出两个端口以及综合理解和表达两个维度展开,语言能力评价必须同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相关联。要将这一语言能力的评价思路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和评价活动中去,首先必须将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概念细化为可测量的要素,并依此建立起一个系统化的能力结构模型。在参考国外大型语言类测试项目和英语课程标准[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中有关语言技能评价论述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对英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测试维度、测试情境、测量工具等进行系统化梳理。
韩宝成、张允(2015)在综合Bachman & Palmer(2010)有关语言能力论述的基础上,将语言能力定义为“学习者或使用者运用各种知识和策略、参与某一话题语言活动时所体现出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陈艳君、刘德军(2016)也指出“语言能力是指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从分类角度看,英语语言能力由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构成。其中,听、读、看属于语言理解方式,亦即语言输入能力;说和写是语言表达方式,亦即语言输出能力。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言能力的评价不应仅仅围绕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单一维度展开,而应该基于输入和输出两个端口以及综合理解和表达两个维度展开,语言能力评价必须同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相关联。要将这一语言能力的评价思路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和评价活动中去,首先必须将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概念细化为可测量的要素,并依此建立起一个系统化的能力结构模型。在参考国外大型语言类测试项目和英语课程标准[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中有关语言技能评价论述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对英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测试维度、测试情境、测量工具等进行系统化梳理。
摘要
当前,基础教育英语学科的课程目标正经历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培育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这意味着英语学科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考试评价等诸多方面将发生变化。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大型语言类测试项目的基础上,梳理了英语课程语言能力素养的测试维度和测试框架,力图建立系统化的能力结构模型,以便于师生展开有效的评价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语 |
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测试;测试维度;测试框架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17
|
商品月期 |
第二期
|
商品代号 |
17BJ0
|
起止页码 |
54-58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黄小燕
|
商品价格 |
2.5
元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