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英语学科能力是建立在一般能力基础上的有着显著英语学科特殊性的能力(郭元祥、马友平,201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在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对这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1~9级相应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其中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学习策略又详细划分了数个项目点。但《课程标准》着重阐述了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对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学科能力和教学实践中怎样培养学科能力缺少系统性和实操性的指导。
2011年,以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王蔷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团队开始进行“中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表现研究”。经过四年的潜心研究,基于国内外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研究团队提出了“中小学英语学科能力构成要素”(赵连杰、王蔷,2016),将学生的英语学科能力分为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和创新迁移三个一级能力,三个一级能力下又分别划分了三个二级能力,并具体界定了每个二级能力的能力要求和行为表现,比如,“描述阐释”是指“学生能用英语描写或叙述图表、程序/步骤、相关主题(如个人生活、工作)等;能用英语阐释词汇、语句和图表的含义和用意”。
2015~2016年,笔者参加了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合作的“海淀区普通高中阶段促进学科能力发展的教学改进”项目,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北师大版高中英语Module 2 Unit 5 Lesson 3 Experiment in Folk一课的教学,对如何基于学生的学科能力组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11年,以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王蔷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团队开始进行“中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表现研究”。经过四年的潜心研究,基于国内外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研究团队提出了“中小学英语学科能力构成要素”(赵连杰、王蔷,2016),将学生的英语学科能力分为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和创新迁移三个一级能力,三个一级能力下又分别划分了三个二级能力,并具体界定了每个二级能力的能力要求和行为表现,比如,“描述阐释”是指“学生能用英语描写或叙述图表、程序/步骤、相关主题(如个人生活、工作)等;能用英语阐释词汇、语句和图表的含义和用意”。
2015~2016年,笔者参加了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合作的“海淀区普通高中阶段促进学科能力发展的教学改进”项目,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北师大版高中英语Module 2 Unit 5 Lesson 3 Experiment in Folk一课的教学,对如何基于学生的学科能力组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摘要
学科能力是构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在特定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本文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Module 2 Unit 5 Lesson 3 Experiment in Folk一课为例,阐述了在专家指导下改进教学设计的过程,探究了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关键词语 |
学科能力;阅读教学;教学设计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18
|
商品月期 |
第五期
|
商品代号 |
18EB6
|
起止页码 |
6-10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陶常娥、赵连杰
|
商品价格 |
2.5
元 |
作者单位 |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