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业是学生自主实施的基于任务要求的学习活动(季平,2014),是“学生自主状态下的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都将其视为课堂教学的附属活动,只关注作业的课后巩固功能。当前英语课后作业单调乏味、机械重复、生搬硬套等现象普遍存在。社会对作业的评价也一直比较负面,如负担重,质量差,效果不理想,与课程改革要求相脱节等。作业问题业已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瓶颈与关键,开展对作业的研究与实践刻不容缓。
浙江省较早就开始关注作业问题,研究作业设计、作业指导和作业管理。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更是将作业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之一,先后提出“任务承载学习”“以作业撬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等主张。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同作业是需要系统考虑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学习活动,在日常工作中开始尝试从教学设计走向学习设计。解决作业问题的总体思路是:将作业设计作为学习设计的一部分,从学习活动整体考虑,精心设计重在迁移运用的、指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与学生基础相适应、与学科特性相适宜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作业,促使学生开展任务承载的自主学习活动,经历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改变“有作业,无学习”的现象,最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浙江省较早就开始关注作业问题,研究作业设计、作业指导和作业管理。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更是将作业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之一,先后提出“任务承载学习”“以作业撬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等主张。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同作业是需要系统考虑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学习活动,在日常工作中开始尝试从教学设计走向学习设计。解决作业问题的总体思路是:将作业设计作为学习设计的一部分,从学习活动整体考虑,精心设计重在迁移运用的、指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与学生基础相适应、与学科特性相适宜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作业,促使学生开展任务承载的自主学习活动,经历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改变“有作业,无学习”的现象,最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摘要
作业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任务,是承载学习内容、体现学习方式的过程,是学科有意义学习的具体载体。但在实际教学中,作业却常被视为课堂教学的附属练习,学生有作业无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从教学设计走向学习设计,将作业还原为需要系统考虑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学习活动,是当今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及英语学科特点,提出分时分类、分层分能,以及练习任务化、任务主题化、主题作品化的作业设计策略。
关键词语 |
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思维品质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18
|
商品月期 |
第五期
|
商品代号 |
18EG1
|
起止页码 |
33-36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吕秋萍、陶旭珠
|
商品价格 |
2
元 |
作者单位 |
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