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基于英语学科能力要素框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例改进

前言

关注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面临的新任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2018)。在这一背景下,英语阅读对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作用愈加凸显。然而,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不重视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设计的教学活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差异。因此,面对《新课标》的要求,如何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改变碎片化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视角设计教学活动,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难题。
为了推动教师教学理念与实践的革新,促进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表现研究”课题组围绕中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内涵、构成、表现指标及测评诊断,经过五年多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将英语学科能力表现解构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三项一级能力(赵连杰、王蔷,2016)。课题组将上述一级能力要素分别进一步解构为三项二级能力要素,从而形成了“英语学科能力要素及表现指标框架”(王蔷、胡亚琳,2017;下文简称“能力要素框架”)。
本文以基于“能力要素框架”的高校与一线教师合作进行的课例改进项目中的个案为例,呈现一线教师如何在与高校教师的深度联动中以“能力要素框架”为依据进行课例的持续改进、探索和创新。

摘要

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文化意识的建立、思维品质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以高校与中学教师合作进行的阅读课例改进项目中的个案为例,通过对比教学改进前后的文本解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等内容,展示一线教师如何在与高校教师的深度联动中基于“英语学科能力要素及表现指标框架”,通过不断打磨课例,在教学改进的实践研究中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关键词语
学科能力;阅读教学;课例改进
商品介质
电子刊
商品年份
2018
商品月期
第六期
商品代号
18FB7
起止页码
6-11
读者对象
中学篇电子刊
作者
贺亚丽、马欣、李春芳、冯娟
商品价格
3
作者单位

北京市日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