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真实性问题

前言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常会设计各种语言学习活动,这些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指促使学生理解和使用目标语的交际活动(communicative activities)或教学任务(pedagogic task)(Nunan,2004)。其中,教学任务兼顾语言和非语言目标,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所学语言;交际活动则更侧重对特定语言形式的学习和巩固。二者都注重意义的表达,旨在促进学生理解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帮助学生从复制性地运用语言逐渐过渡到创造性地产出语言。
现代外语教学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真实的语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教育部,2012)。课堂教学活动是否真实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语言在语境中的真实使用。 Guariento和Morley(2001)从四个方面总结了真实任务的特点:真实的交际目的、与真实世界相关的目标(反映真实世界的交际需要)、真实的课堂互动以及真实的学生参与。 Ellis(2003)认为,任务的真实性包含情景真实性(situational authenticity)和互动真实性(interactional authenticity)。前者指任务情景与真实世界的交际情景相一致,后者指该情景下的言语互动行为与真实世界中的交际行为相一致。 Willis和Willis(2007)认为,课堂任务的真实性包含三个层面:意义层面,即学习者所表达的意义在真实生活中有用;话语层面,即学习者的话语行为反映真实世界的语言使用;活动层面,即学习者所开展的活动直接反应课堂外的语言使用。可见,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应体现出真实生活中的语言使用,促进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理解语言,使用语言表达真实的交际意义。
小学英语课堂中真实、有效的教学活动应符合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应贴近或指向真实生活,即具备情景真实性;其次,应具备真实的交际需求,促进学生使用语言表达真实意义,即具有交际目标的真实性;再次,应促进学生使用真实的语言,即具有互动真实性;最后,应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审美情趣,能够激发认知参与,即具有参与的真实性。本文将结合小学课堂中的真实教学案例,从以上四个方面探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真实性问题。

摘要

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是外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帮助学生体验、理解、学习并掌握真实的语言,教师应在课堂中使用真实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真实性可以从情景的真实性、交际目标的真实性、互动的真实性和参与的真实性等四个角度去考察。

关键词语
教学活动;交际活动;教学任务;真实性
商品介质
电子刊
商品年份
2014
商品月期
第十二期
商品代号
14XA0
起止页码
01-05
读者对象
小学篇电子刊
作者
康艳
商品价格
2.5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