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某教师在省级评优课上教学译林版《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 Unit 3 Bus, Taxi or Metro中的 Story Time板块时,在整体呈现文本的环节要求学生回答问题: Where are they going?教师一边播放文本的录音,一边播放精心制作的人物行走路线图和选择的交通工具的动画。动画生动有趣,能很好地反映文本对话的主要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但学生在读后环节复述课文时对人物先去哪里再去哪里、去不同的地点时选择的交通工具却说不清楚。
该教师在之后的说课中也提到了这一疑问:为什么已经解析得如此清晰的问题学生还没有掌握?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教师用自己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机会和权利,也造成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懒惰性。再反观我们的课堂,不少教师日复一日地重复做着这样的事,学生也没有他们自主的思维和自己的思想,只是重复着贫乏、平淡、毫无表现力的语言,缺乏真正的思维活动。
该教师在之后的说课中也提到了这一疑问:为什么已经解析得如此清晰的问题学生还没有掌握?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教师用自己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机会和权利,也造成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懒惰性。再反观我们的课堂,不少教师日复一日地重复做着这样的事,学生也没有他们自主的思维和自己的思想,只是重复着贫乏、平淡、毫无表现力的语言,缺乏真正的思维活动。
摘要
本文从课堂观察出发,分析了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发展缺乏关注的原因,并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语言运用活动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语 |
课堂教学;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14
|
商品月期 |
第一期
|
商品代号 |
14MC1
|
起止页码 |
14-20
|
读者对象 |
小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邓黎莉
|
商品价格 |
3.5
元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