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中学篇)2013年第02期:运用考试激励功能 增强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浙江:吕秋萍)

运用考试激励功能 增强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
 
 
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    吕秋萍
 
【摘 要】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以及学生的学业成绩。当前英语日常教学测试的种种弊端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日常测试的试题应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基点,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为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基础性、趣味性、发散性、层次性等原则,通过原创性命题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成就,建立考试自信,最终增强其学习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日常测试,自我效能感,形成性评价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动机性因素(班杜拉,1977,转引自庞维国,2003)。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换句话说是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班杜拉,1977,转引自庞维国,2003)。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而且通过影响学生的目标等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成绩(Zimmerman, 2000,转引自庞维国,2003)。Multon, Brown & Lent(1991,转引自庞维国,2003)做了有关自我效能与学业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有14%的学业成绩的变异可以归因于自我效能感。因此,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增强其自我效能感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根据自我效能理论,亲身获得的成就以切实的经验和能力为基础,是个体评判自我效能最具影响力的信息源(庞维国,2003)。因此,多为学生提供学习成功的机会,可以有效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对于在分数体系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学生来说,考试分数总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左右着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不妨抓住学生十分在乎成绩的心理,将它作为学习过程中的刺激媒介,充分利用日常考试的命题主动权,有意识地保护好学生对待考试的积极心理内驱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教师应以日常测试为媒介,使学生从考试中更直接地看到自己的努力带来的能力提升,感受学业成就,从而改变学生对自己成绩的主观知觉,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二、当前教学中日常测试的弊端
       一直以来,一线教师少有机会参加命题培训,亦缺乏命题技术的相关指导。此外,一线教师对日常测试功能的认识多有偏颇:认为考试越多越好,题目越难越好。虽然新课程评价体系要求不断淡化考试的选拔功能,然而当前学校教学仍然深陷应试教育的泥潭而难以自拔。
       近几年来,日常测试的数量及种类有增无减:过关考、堂堂清、限时练、周考、月考、调测等,有些学校甚至推行“晨练”。层出不穷的日常测试无疑使绝大多数教师疲于应付。日常测试试卷中偏题、怪题、超课标题,甚至是错题都不在少数,试题质量得不到应有保证。一线教师少有试题质量意识,也难得去研究学生的考试心理,而且也没有太多时间去审视教学效果。
       再者,日常考试的试题模式极其固化,考试题型过早追求与中考对接。不管哪个年级,无论何种考试,总是与各地中考试题亦步亦趋。有的甚至在七年级上学期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推出“中考链接”题目。此举一方面容易造成学考分离的现象,致使学生在一份测试卷中难以找到阶段教学的痕迹,看不到自己阶段性努力的体现。长此以往,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挫败感和消极情绪。另一方面,英语中考试题多为标准化客观性试题,试题讲究答案的精准性。而过多地做答案唯一的选择题会禁锢学生思维的发展,阻碍其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导致学生的语言学习或语言思维渐趋僵化,最终使学生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日常测试的种种弊端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日益削弱,学习自信心不断被蚕食,从而严重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高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三、日常测试卷的命题原则
       教师应改变长期以来英语学科日常测试的观念,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原创性命题,以教学引领考试,让考试自始至终为教学服务。同时,教师应充分根据学生的学情精心定制日常测试题,帮助学生建立考试自信心,增强其英语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1. 遵循学考同步和基础性原则
       让教学引领考试,即学什么就考什么。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课堂活动以及学生的学情进行原创性命题。每份测试卷应确保有70%以上的试题内容为学生所熟悉的、近期教学所涉及的课内外(教材及作业本)知识的整合。比如,可以改编教材中的对话、篇章或图片材料进行命题;可以改编作业本中的图文材料进行命题;还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观点或亮点进行命题;也可以根据学生在口头、笔头练习中出现的某些典型佳句或错误进行命题。
       [例题1]
       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片段填空。
       We have different ways to learn a language. For example, some students often _______ to learn English; some like _______ and others learn English by _______. Some of my classmates love _______. They think it helps a lot. But/And most of us believe that _______ is the best way for us to learn a language. Then what is your favorite way? How do you learn English?
       I usuall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主观性试题,答案只要达意即可):make flashcards; listening to tapes; asking teachers for help; working with a group; using English; learn English by reading aloud]
       [分析]
       该试题考查的是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九年级第一单元的所学内容。该单元围绕Learning how to learn这一话题展开听、说、读、写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学习英语的不同方法。教材围绕Talk about how to study English这一单元的核心语言项目,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掌握有关语言学习策略的词汇,如make flashcards、listen to tapes、watch English movies、read English magazines or newspapers、ask teachers for help、work with friends等。
       上述试题本着学考同步的原则,紧扣单元话题、功能结构(前三空)以及课堂讨论(后两空)等一系列学生所熟悉的元素进行编制。试题图片取自教材,能为学生答题提供提示和支撑。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对所学词汇和句型的整合、理解、分析及灵活运用的能力。试题答案均为本单元所学内容,且极具开放性,学生答题有较大空间和自由度。试题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重在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词汇,通过理解和分析句子结构灵活使用所学词汇,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严密分析、独立判断的思维品质。
       [例题2]
       请根据上下文语境补全下列对话。每空填一词。
A: Where are you going, Larry?
B:___1___  Tom's Party.
A: Lucky you!
A: You can talk to Tom if you don't know anyone. He'll introduce you to other people.
B: OK, OK … I  4 I can do that. Thank you.
       [分析]
       例题2取材于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但又不完全照搬听力内容,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自己的学习成就。试题还引导学生降低对机械记忆的依赖,培养学生的理解性记忆能力。比如,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选用自己所熟悉的词汇,如stressed、worried、nervous、anxious 等来完成第2空的填空任务,而第4空则可填入believe、think、guess等词。
       按照学考同步和基础性命题原则,试题还可以与学生的课后作业相结合。比如,以下是作业本中的习题:
       I _______(A. took B. spent C. cost)many hours walking through the History Museum last weekend.
       教师可以编制如下试题:
       I spent many hours ______(行走)through the History Museum last weekend.
       It _____(花费)me many hours to walk through the History Museum last weekend.
       改编的试题既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踏实的学习作风、深度的钻研精神及提问意识和有错必纠的良好学习习惯。
       2. 遵循试题的趣味性和发散性原则
       试题是学生的学习资源之一,考试过程同样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施自我教育的过程。正如课堂教学设计一般,试题命制应该融教育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命题时恰如其分地设置一些形式活泼、内容新颖的试题,会为沉闷的考试增添几分轻松和明丽。比如,听力测试可以让学生一边听英文歌曲或配乐诗朗诵等,一边填空(选词或填词可根据试题的难易度进行取舍);阅读能力测试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能够让学生感到有趣的小文章;即使是一个小语境或只是一个单句,同样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题目。
       [例题3]   
听下面一首配乐小诗,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再给小诗拟一个标题。

Hold fast to your dreams      

For if dreams ________               
Life is a broken-winged(折翼的)________       
________ cannot fly
 
Hold fast to your dreams
For ________ dreams go
Life is a barren(贫瘠的)________
Frozen ________ snow

        [参考答案:die; bird; That; when; field; with;小诗标题:Hold Fast to Your Dreams]

       [分析]
       该试题属于听、写合一题。不同于传统单一的对话题,测试中舒缓的背景音乐和着英文诗歌所独具的节奏和韵律,无疑能使原本紧张、压抑的考试气氛得以缓减。音乐、节奏和韵律会让学生感觉考试也像日常学习一般有滋有味。经常设置类似题型还可以逐渐消除学生对考试所持的讨厌、抱怨等不良情绪和偏见,帮助学生认识到考试亦能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形成思维。这样的考试过程同样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体验快乐的过程和提高自我的过程。试题要求学生为小诗拟一个标题,则是通过有限的试题资源,尽可能多地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当然,如果要适当降低难度,试题可以采用“听录音,选择正确词语填空”的形式。
       通过日常教学观察以及与学生的访谈笔者发现,越是开放性的试题越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正如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越开放,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其参与的积极性也就越高。因此,教师在命制日常测试题时应避免试题对学生思维的过多限制,尽量少用或不用选择之类的客观题型,多选用以填空、问答为主的主观题形式。题目设置尤其要注重发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尽可能不限制学生的表达自由。比如,命制词汇题时就应避免完全按照给首字母或给中文等提示的方式。教师可以在词汇理解和个性化运用方面下工夫,有意识地多设置一些有多种答题方向、多个答案的试题。限制越少,学生思维就越活跃,学生的个性也就展现得越充分。这样的试题还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例题4]
       从下面字母组合中找出5个英文单词,并将它们写在横线上。再从中选择3个单词编写一个小故事。
 
       [参考答案]
       (1)crazy; is; Saturday; sat; day; rent; surf; ball; balloon  
       (2)Last Saturday, I bought a red balloon. But when I entered my house with it, Henry, my pet dog, became really crazy and barked at me. Oh, I forgot he was terrified of red.
       [分析]
       日常测试并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因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是教师命题的基点。第(1)小题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题型之一。它显然不同于常规的选词填空或根据中文提示写单词等答案固定、思维空间狭小的词汇考查题。该试题除了形式新颖、能立刻引起学生的答题兴趣外,还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开放性。试题设置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预备了众多选项,使所有学生都有得分甚至得满分的机会。试题在考查学生的观察力、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效果、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的同时,还有效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2)小题的设置同样注重考查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思维的独特性和想象力等。与传统的词汇考查题相比,此类试题对学生学习效果、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的考查和检测更加全面,其考查方式亦因给学生个性化的发挥留有较大空间而备受学生喜爱。
       教师应遵循趣味性和发散性的命题原则,用轻松、有趣的试题使学生原本紧张的考试情绪尽快得以缓减;用灵活多变的试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通过一些寓考于乐的试题使学生逐渐感到考试也有几分乐趣;通过某些发散性试题使学生意识到,学习并不只是对知识的机械记忆,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从而学会独立思考和求异创新。为学生量身定制的试题能使学生逐渐对考试产生几分期待,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并逐渐形成高自我效能感。
       3.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试题的层次性原则
       自我效能理论告诉我们,成功与自我效能感的增强之间并非只是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庞维国,2003)。一般说来,在相对容易的任务上取得成功,对于提升自我效能没有多大价值;而完成一项相对困难的任务,则能够为个体提高效能评价注入新的效能信息。通过付出一定的努力取得成功,对于改善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会更大一些。
       在命制日常试题时,除了特别关注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群体,确保试题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之外,还应考虑到如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某些特定的试题增强自我效能感。其中比较可取的做法是每次考试都设置一小部分具有挑战性的、有一定难度的附加题,供学生自主选做。附加题型可以是根据语境猜词或填词,根据篇章内容判断作者态度、推断故事结局等形式。附加测试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深层次思维品质。一般来说,每份测试卷中的大部分内容应该是遵循学考同步的原则,而附加题的内容则在选材或设题方面,如篇章长度、体裁、话题、词汇难度、句型复杂度等方面都应当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例题5]
       根据语境选择画线单词的意思,并圈出能帮助你作出选择的关键词。
       (1)It bothers me when people smoke cigarettes near me. I hate the smell and smoke makes my eyes tear(掉眼泪).
       A. makes me feel sick   B. makes me cry
       C. makes me smoke
       (2)The train will go all the way to the terminal, and then it will return all the way to the starting station.
       A. end of a trip             B. side of a road
       C. supermarket in a city
       [例题6]
       阅读下面小笑话,回答问题。
Rex: I have a very forgetful math teacher. He gave the same test to us, one after another, for three weeks. If he does that two more times, I might pass it.
Questions: What does the joke suggest? Or what do you think of Rex's math? Why do you think so?
       [分析]
       附加题主要为答题速度较快、成绩较好的学生准备。通过大量的日常观察和访谈笔者发现,这些学生并不愿意无聊地趴着等待下课铃声,他们更愿意接受高难度试题的挑战。增加附加题既可以有效保护一般学生的考试自信心,又有利于增强优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时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延伸性知识。上述例题5是课外词汇的拓展和扩充。然而,检测目的并非为了考查学生课外词汇的积累,而是为了培养学生根据语境猜词的能力。试题要求学生圈出答题的关键词,更是为了体现其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题6则是考查学生发现隐性信息的能力以及理解和体悟深层次问题的能力,这类试题关注学生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持续发展。
       四、日常测试的评价建议
       由于考试目的不同,教师对于检测数据也应该分别从单元内容检测部分(100分)、附加题部分(10分)以及综合水平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单元内容检测部分旨在帮助学生直接感受阶段学习的成就,促进其高自我效能感的逐渐形成,因而这类试题应注重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基础知识的查漏补缺。对于检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价主要根据学生个体参与课堂活动的强度、学习任务完成的质量、学习方法的选用等能体现学生个体努力程度的因素进行归因。
       附加题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优生的自我效能感,最终使他们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对附加题检测结果的评价多侧重能力归因,如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猜词策略、阅读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求异思维等方面的优势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等。总之,教师必须通过不同的评价和归因,帮助所有学生更有效地增强自我效能感。
       本文提倡的原创性命题多以主观性试题为主。而主观性试题的评分标准有别于客观题。客观题评分只看学生答题结果,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以上例举的绝大部分试题则重在关注学生的学,根据学生思维的进展——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等过程分层评分。教师可以从学生有无答题、其表达是否切合题意以及遣词造句是否完整准确等几个层面酌情给分。此举的优点在于:分数是对学生努力和能力的反映与肯定。评分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考试自信心,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努力会有相应的回报,使学生强烈感受到,学与不学有别,善思不善思各异。
       五、结束语
       考试既然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其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因素,面对不合理的教育教学现象,少一些抱怨和应付,多一些探索和改变,真正潜下心来解读课标,研读教材,研究试题和了解学生。
————————
参考文献
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庞维国. 2003. 自主学习[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Go for It!)学生用书[T].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本文作者声明:未经本人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书面同意,任何媒体不得转载或摘编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