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小学篇)2022年第05期: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问策略(北京:蒋宁、罗少茜)

【摘  要】Bloom的认知目标分类学将认知过程从低到高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维度,与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培养目标相一致。本文结合英语绘本Tiger’s Drum Kit的教学案例,从Bloom的认知过程由低到高六个维度详细阐述教师在不同维度可以使用的提问策略,即从事实性问题逐步过渡到评价性问题和批判性问题,促进学生不同认知维度思维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思维品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提问策略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务教育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围绕核心素养确定课程目标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教育部,2022)。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育部,2022)。Bloom将认知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分为六个认知过程,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Anderson et al, 2001),这与《义务教育课标》所界定的思维品质具有高度一致性。

二、基于Bloom认知过程维度的提问策略

Bloom认知目标分类学界定了两个维度的教育目标,即知识和认知过程。知识维度分为四类,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认知过程维度包括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水平(Anderson et al, 2001)。这为教师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活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教师可以根据四类知识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六类认知水平确定学生掌握和运用具体知识时所处的阶段。结合 《义务教育课标》中思维品质的具体内容,教师在解读绘本内容、讲授绘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应当采取一定的提问策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本文将结合Bloom的认知过程维度,以绘本Tiger’s Drum Kit的教学为案例,具体介绍教师如何通过提问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绘本Tiger’s Drum Kit讲述了Tiger打架子鼓的故事。主人公Tiger得到了一套新的架子鼓,家人嫌他在家打鼓太吵,于是他使用魔力手表把自己变小后躲在衣柜中打鼓,却被困在了衣柜中;他想了各种方法都不能脱身,最终被家人救了出来。本故事中Tiger遇到了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他能在哪里打架子鼓,二是他被困在衣柜中怎样出来。整节课教学都应围绕帮助Tiger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展开,引导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参与。从语言上看,该绘本难度中等,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水平,绘本中创设的语言情境有益于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1. 运用事实性问题关联已有知识

事实性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时需要知道的基本要素,包括术语知识和具体细节及要素的知识 Anderson et al, 2001)。Bloom的认知过程中记忆(Remembering)维度是指从长时记忆库中提取相关知识,具体包括识别(Recognizing)和回忆(Recalling)两方面。通过思考和回答事实性问题,学生可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相关知识,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绘本的封面图片蕴含着重要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封面,并设计一系列读前活动,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回忆已有知识,并与之关联。

Tiger’s Drum Kit的封面呈现了Tiger打架子鼓的画面,色彩鲜明,主题突出,内容清晰。通过阅读绘本封面,学生能够对绘本内容产生兴趣,并快速获取故事的主要角色信息,为之后开展阅读活动做好铺垫。

[教学片段1

教师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学生读图,关注书名、作者、插画家、主人公等信息,并与学生有如下教学对话:

T: Today, we are going to read a story. Look at the cover. What’s the title of this book?

Ss: Tiger’s Drum Kit.

T: Who is the writer?

S1: Jan and Sara.

T: Yes, it’s Jan Burchett and Sara Vogler. Who is the illustrator?

S2: Jon Stuart.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提问绘本的书名、作者、插画家等事实性信息与学生互动。关于学生语言技能的理解性技能,《义务教育课标》中指出,学生要能够推断多模态语篇(如动画、海报、图书及其他印刷品的封面和封底、邀请卡及贺卡等)中的画面、图像、声音、色彩等传达的意义(教育部,2022)。在学生阅读绘本封面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多模态语篇识读能力,即除了需要使用传统的阅读技能之外,还需要观察图表中的信息,理解符号和动画的意义(教育部,2022),利用绘本图片蕴含丰富信息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文字、图片、色彩等多方面理解绘本封面、封底传达的意义,从中提取出关键信息。

在进行单本绘本阅读时,可以参照以上教学片段,提出事实性问题,引导学生注意书名与封面的关联性,观察封面图片中的场景、人物、事件如何体现出书名蕴含的主题和意义。另外,国内引进出版了一些系列分级读物,如《领先阅读·X计划》和《牛津阅读树英语分级绘本》等,这些绘本通常讲述同一主人公及其家人之间发生的各种趣事,人物和故事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在学生阅读这些系列绘本时,可以通过 “Can you draw Tiger’s family tree?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 for Tiger?”等问题,引导学生绘制人物家庭关系图谱、成长事件剪影等;此外,还可以通过“What is Tiger’s personality like? Why do you think so?”等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同一人物身上发生的不同事件,总结绘本中某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在阅读同一作者或同一插画家的绘本时,可以通过“What is Jon Stuart’s drawing style like? How is Jon Stuart’s drawing different from what you have seen before?”等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其不同的写作特点或绘画特点,提炼出特点后加以分析和比较,以培养学生更高阶段的认知水平。

这些问题能够持续刺激学生的长时记忆,让学生不断识别和回忆已学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思维品质。在学生掌握了绘本的基础信息后,教师可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2. 提出推断性问题提升理解能力

Bloom的理解(Understanding)维度是指学习者在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进行联系时所发生的思维活动,具体包括解释(Interpreting)、举例(Exemplifying)、分类(Classifying)、总结(Summarizing)、推断(Inferring)、比较(Comparing)、说明(Explaining)七个方面。推断性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生对获取到的不同信息进行分类、总结和比较。在教学过程中,这七个方面是教师应用最多的认知过程维度。建议教师设计不同的读中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片段2

在学生掌握了绘本基本信息后,教师向学生出示封面及主人公图片,通过提出 “Who is the character? What is he doing?”等事实性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和他的行为,为读中理解活动作铺垫。此类事实性问题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而言都较容易作答,有助于消除学生阅读英文绘本时出现的畏难情绪。

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片和标题,推测绘本的主题、语境及主要信息,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的衣着、动作、表情,同时关注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进行合理推断。教师可以提问: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in this story? Do you have any similar experiences?以此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促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提升学生阅读绘本内容的兴趣。

学生在拿到绘本时,通常会直接进入故事内容,很少在封面停留。教师让学生在正式阅读前猜测故事情节,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因为根据标题、图片、语篇信息或个人经验等预测内容的发展,是学生思维品质中归纳与推断能力的重要实现方式(教育部,2022)。随着多模态的发展,学生应当能够根据图片等多模态信息预测故事内容。教师提出推断性问题,是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学片段3

教师呈现绘本第4~6页,这几页内容主要描述Tiger在客厅、厨房、卧室不同场景中打架子鼓,因声音太大惹恼了家人。教师引导学生读图,特别注意不同场景的转换。师生对话如下:

T: Look at Page 5. Where is Tiger?

S1: He is in the kitchen.

T: How do you know that?

S1: His dad has a bowl. There is a pot and tap.

T: Good. What is Tiger doing in the kitchen?

S2: He is playing the drum kit.

T: How does Dad feel?

S3: He is annoyed.

T: How do you know that?

S3: He puts his fingers in his ears. His face looks unhappy.

...

T: How does the family feel about Tiger?

S4: They are angry at him.

T: How do you know that?

S4: Because their faces are angry, and they say “What a noise!”

在呈现绘本主要内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每幅图中的场景转换从需要稍加推断的问题 “Where is Tiger?” 和事实性问题 “What is he doing?” 开始提问然后引导学生关注Dad的表情和动作进而推断出Dad的感受以及Dad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感受。在阅读到第6页时,教师的提问 “How does the family feel about Tiger?”旨在让学生联系三幅图中TobyDadMum的表现,结合自己的推断总结出家人们对于Tiger打架子鼓的感受。

在学生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体验打架子鼓的过程,一方面强化学生对于象声词boomclang的记忆,另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打击乐的乐趣,使学生对于TigerDad在第5页图片中呈现出的冲突有更深刻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两人一组表演TigerDad的行为及对话。通过此活动,学生回答了 “What may Dad say?” 这一问题。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融入故事的机会,让学生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体验人物,这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想象力,使其更容易体验到Tiger和家人的情绪变化。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提问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多问诸如 “Why?” “How do you know that?” 之类问题,让学生对自己的回答进行深度思考,做出合理解释并举例详细说明。同时,角色扮演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并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和对事物的判断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看法,而不是简单从绘本文字中获取和记住信息。

3. 联系真实语境解决实际问题

《义务教育课标》指出,应当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学习和运用语言(教育部,2022)。Bloom的应用 Applying)维度是指运用不同的程序去解决问题,包括执行(Executing)和实施(Implementing)两方面。通过之前的学习活动,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发展已经有所了解,并依据绘本和教师提问、小组活动产生了自己的观点,此时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片段4

基于之前的问答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已经体验到了家人以及Tiger的情绪变化,此时他们能够对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和接下来即将出现的问题有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教师呈现绘本第7页,这一页呈现了Tiger在屡遭家人抱怨后处于思考状态的动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他的动作和表情,并与学生进行如下问答:

T: What do you think is Tiger’s problem?

S1: Tiger thought, “Where can I play my drums?”

S2: Tiger cannot find a place to play drums.

T: Yes. So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Tiger? Form groups of four, and have a three-minute discussion. Then present your solution to the class.

在以上教学活动中教师先让学生总结出Tiger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将绘本人物的语言转换为自己的语言进行作答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Tiger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读过该系列其他故事的学生知道Tiger有一块魔力表可以帮助其进行探险,并且图片中也重点展示出了他的魔力表,因此他们可以基于魔力表的功能展开想象,帮助Tiger解决问题。没有读过该系列故事的学生,也可以根据绘本图片信息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一阶段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Tiger?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真实而有意义的语境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开展合作学习,参与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进行小组讨论,联系个人生活实践解决问题,完成交际任务(教育部,2022)。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合理想象,拓展思维,提供多种解决方案,这是思维品质中批判与创新维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4. 通过对比分析感悟情感态度

Bloom认知维度中的分析(Analyzing)是指将材料分解并确定这些部分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包括区分(Differentiating)、组织(Organizing)和归属(Attributing 三个方面。

故事发展过程中,Tiger的情绪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最开始打架子鼓时的开心,到后来因家人都觉得他很吵而感到困扰,再到想出了办法又觉得开心。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图中Tiger的不同表情,根据图中的表情、故事中的词汇进行对比分析,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体会他情绪的变化。

[教学片段5

教师呈现绘本第10页,这一页展示了Tiger在衣柜中愉快打起架子鼓的场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Tiger所处的位置以及他的表情,并与学生对话如下:

T: Do you still remember how Tiger feels before he has an idea?

S1: He was thinking. He was not happy.

T: Now look at Page 10. How does Tiger feel now?

S2: He is happy.

T: How do you know that?

S3: He grinned and he said cool.

S4: He is smiling.

T: Why does he feel that way?

S5: Because he can play drums now.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学生体会到不同阶段Tiger的情绪变化重点解决问题“How does Tiger feel?”。教师可以从三方面来引导学生:首先是绘本文字中的表述变化,从他的家人生气(cross)到Tiger自己觉得很酷 cool)并且咧嘴笑(grin),可见其情绪发生了转变;其次是绘本图片中Tiger的表情变化,教师要充分利用绘本图片,鼓励学生读图并展开合理推测;最后是在小组角色扮演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学生通过沉浸式对话感受人物的情绪变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站在绘本角色的角度重构故事,启发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区分Tiger不同阶段的情绪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推断出Tiger情绪变化的原因。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能否根据图片和关键信息推测出Tiger的心理状态,并区分不同阶段Tiger心理状态的变化,这也与《义务教育课标》中所提到的借助语气、语调、手势和表情等推断说话者的情绪、情感、态度和意图(教育部,2022)相一致,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式。

5. 依据故事线索评价与评判

Bloom的第五认知维度评价(Evaluating)是指依据准则和标准作出判断,包括核查(Checking)和评判(Critiquing)两方面。相较于之前的认知能力,评价更具综合性,需要学生综合之前从图片和文本中所获取的各种信息,串联起线索,进行综合评价与评判。

[教学片段6

教师呈现绘本第12~13页,这两页绘制了Tiger在发现自己被困在衣柜内之后,敲击瓶盖、撞击水管发出声音以便让自己逃离出衣柜的场景。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图片和文字,并与学生问答如下:

T: Now look at Pages 12 and 13. What did Tiger do to solve his problem?

S1: Tiger tried to push the cupboard door open. He shouted. He bashed two tin lids together.

S2: He lifted up part of a drum and banged it down hard on a pipe.

T: What happened then?

S2: He made some noise.

T: How many ways did Tiger try?

S3: Four.

T: List all the ways that Tiger tries, and decide whether they are effective or not. You should also write down the reasons.

这一阶段需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是(1) What did Tiger do to solve his problem? (2) Do you think the methods are effective? Why or why not? 教师可以通过流程图让学生总结出Tiger尝试解决问题的四种方法tried to push the cupboard doorshoutedbashed two tin lidsbanged down on a pipe然后追问学生方法是否有效。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主表达观点。

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时,推断与评价是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支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整合故事线索,通过小组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评价与判断能力。对于没有机会在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小组讨论是他们自主表达观点的最佳方式。

6. 创设合理情境发展创新思维

英语课程提倡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教育部,2022)。合理的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联系自身生活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Bloom认知维度中的创造(Creating)是指将要素整合为一个内在一致或功能统一的整体,具体包括生成(Generating)、计划(Planning)和贯彻(Producing)三方面。这是一项综合能力,是前几项认知过程的综合,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更具综合性和整体性。

[教学片段7

教师呈现绘本第16页,这一页展现了Tiger成功逃出衣柜后突然出现在家人面前与家人对话的场景。教师应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家人们的表情、动作,推断出他们的心理活动、想说的话,进而逐步引导学生总结、内化故事,并与学生有如下对话:

T: Look at the family! Now Tiger has come out of the cupboard. What will he say about the noise?

S1: Somebody else was playing drums.

S2: It might be rats.

T: If you were Tiger, what would you say to your family? You need to explain the noise to them. Please come up with amazing stories. Now you’ll have five minutes to think of a group story.

以上教学片段展示了教师引导学生在现有文本基础上重构故事的过程。原故事将Tiger提出的问题“What is all the noise?”作为开放式结局,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回答“What would you say to your family?”这一问题创造自己的故事。学生能够基于之前的讨论,将自己代入故事情境,展开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实践表明,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均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语言方面,通过阅读绘本内化语言,在真实语境中产出更多有意义的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情感方面,体会到Tiger和家人的情绪变化,更真实、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到提升;在思维品质方面,通过理解、分析、比较,将原有知识和新知识进行关联,并根据绘本图片和文字内容展开想象,进行合理推断及评价,进而进行创造,整体提升思维品质。

三、结语

英语绘本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阅读兴趣、感知文化差异、发展多元思维、形成积极的阅读体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郭金勇等,2016;王蔷、敖娜仁图雅,2017)。教师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时,可以使用本文介绍的提问策略,从事实性问题出发,结合绘本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步过渡到理解性、推断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理解、分析、领悟绘本的内涵,最后通过批判性、创造性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个性化表达,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其思维品质。

————————————

参考文献

Anderson, L. W. et al. 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M]. New York: Longman.

郭金勇、毛古丽、罗少茜. 2016. 一节小学低年级英语绘本课的磨课经历[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1):61-封三.

教育部.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研社. 2012. Tiger’s Drum Kit/Tiger的架子鼓(领先阅读·X计划第五级分册)[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王蔷、敖娜仁图雅. 2017. 中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 课程·教材·教法,(4):68-73.

————————————

注:本文系北京市朝阳区小学英语教师行动研究项目的成果。感谢望京南湖东园小学老师为本文提供了课例。

————————————

附绘本文本:

Tiger’s Drum Kit

(Page 3)

Tiger had a new drum kit.

He liked to play it loud.

(Page 4)

Toby was cross. He had to turn up the TV.

(Page 5)

Tiger took his drums to the kitchen.

Dad put his fingers in his ears.

“What a noise!” he said.

(Page 6)

Tiger took his drums into his bedroom.

“What a noise!” said Mum.

(Page 7)

“Where can I play my drums?” thought Tiger.

Then he had an idea.

(Page 8)

He got bottle tops, metal lids and bits of wire. He put them in his cupboard. Then he pushed the button on his watch ...

(Page 9)

Tiger went into the cupboard.

He made himself a new drum kit.

(Page 10)

He banged and bashed his new drum kit. No one heard a thing.

“Cool!” grinned Tiger.

(Page 11)

Suddenly Mum came in. She took some sheets out of the cupboard and shut the door. Tiger was trapped!

(Page 12)

Tiger tried to push the cupboard door open. He shouted. He bashed two tin lids together. No one heard a thing.

(Page 13)

Then Tiger lifted up part of a drum.

He banged it down hard on a pipe.

Bang! Bang! BANG!

“What a noise!” said Tiger.

(Page 14)

The sound went along the pipe.

It went round the whole house.

“What’s that noise?” asked Mum.

“What is Tiger up to now?”

(Page 15)

They followed the noise to Tiger’s room. Tiger was not there. Dad opened the cupboard. Tiger was not there.

“Where is Tiger?” said Mum.

(Page 16)

“Here I am,” said Tiger. “What is all the noise?”

本文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蒋宁 罗少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