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小学篇)2023年第08期: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下以关联为核心的活动设计(北京:文子怡、林红、敖娜仁图雅、张月)

【摘  要】英语学习活动观理念下以关联为核心的活动设计应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的。本文阐述了活动设计中关联的内涵,分析了活动设计中常见的缺乏关联的问题,并结合教学案例探讨了行之有效的设计关联活动的策略,让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思维品质提升、文化意识建构和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活动设计;关联

 

一、引言

英语学习活动观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教育部,2022)。

关联性作为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在特征之一,分别体现在活动内部的关联和活动外部的关联,注重活动设计的关联性为教师在课堂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提供了有效抓手。强调关联的活动设计有利于教师重新审视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经历解决问题、运用知识的全过程,有利于构建整合化、情境化和结构化的课程学习内容。就其必要性而言,强调关联的活动设计是教师整合课程内容、重整教学要素、实施深度教学的基本前提,是学生获得积极学习体验、优化学习方式的必要条件,是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升英语教与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本文以北京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6“What Is He Wearing?”Lesson 20 为例,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探讨活动设计中常见的关联问题,并展开有效的关联策略分析。本课语篇内容围绕不同工作和工作场合的恰当着装展开。Sara向Guoguo介绍了照片中的表姐,描述了表姐的着装、职业和喜好等。通过对表姐的职业、着装、喜好和着装场合的讨论,渗透了工作和喜好对着装的影响,帮助学生学会合理着装,培养其审美意识。

二、关联的内涵

英语学习活动观主张的关联,是指在活动内部和活动外部相关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一种是活动内的关联,另一种是活动外的关联。

活动内关联体现在活动之间的逻辑关联和层次关联。逻辑关联是指活动之间的逻辑性,在一系列体验、探究、反思等活动中,学生参与的是循序渐进的活动,不是颠倒、无序、混乱的学习活动,活动之间的任务设置具有内在相关性、统一性,共同构成一个任务链,统领于主题语境之下(章策文,2019)。层次关联是指活动之间的层次性,英语学习活动观建议教师采用小步子循环的方式,围绕要解决的问题,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和内化知识,再到迁移创新,将所学知识、思想和方法用于解决实际生活情境中的问题(王蔷,2022)。

活动外关联体现在活动与目标、文本分析、学情分析、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之间的关联。活动与目标的关联是指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应具有一致性,目标既是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活动的归宿,所有学习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展开,活动服务于目标的实现;活动设计与文本分析的关联是指开展活动设计之前要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及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活动设计与学情分析的关联是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作为活动设计的依据,选择有意义且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主题,创设丰富且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体验语言的兴趣;教学活动、学习活动与评价活动的关联是指“要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注重各教学要素相互关系的分析,设计目标、活动、评价相统一的教学活动”(教育部,2022)。

三、以关联为核心的活动设计与实施

学习活动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有内在关联性,优化英语学习活动设计成为推动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的必然选择。

1.强调教学活动与目标关联

活动目标的确定是目标从思想价值层面外显为具体语言形式,引领并指导师生教学行为能动发生的首要环节,是有效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提高教学效能的关键链环(李涛涛、田建荣,2021)。不少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混淆活动和目标的概念,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存在“两张皮”现象,导致活动和目标不契合。

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逐层体现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面,设计一系列融语言、思维、文化于一体的整体式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最终指向核心素养的落实(杭燕楠,2021)。首先,教师基于单元和语篇的主题,制定语篇学习结束后学生的预期核心素养综合表现;接着,教师结合语篇研读和学情分析,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据此设定教学目标;最后,教师可以参照英语学习活动观循序渐进的能力发展描述,借鉴英语学习活动观各层级活动的名称,反映学生在课堂阶段性学习结束的时候能够使用所学新知做什么具体的事(蒋京丽,2022)。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按照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级来制定和表述,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融合发展,三个层级递进的教学目标分别为:(1)通过看、听、说活动,提取Sara表姐和吉他手的服装、着装场合、着装考虑因素等信息(学习理解);(2)根据板书的思维导图介绍Sara表姐和吉他手的服装、着装场合及考虑因素 (应用实践);(3)为人物选定职业并搭配工作着装,互评判断其着装是否合理 (迁移创新)。

现以本课时的应用实践类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为例,分析活动和目标之间的关联。为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教师设计了如下活动与目标相关联和契合的学习任务:

(1)学生听读课文,体会并模仿对话中人物的语音语调。

(2)教师创设如下对话情境:Mike来见他的朋友Guoguo和Sara,Guoguo向Mike介绍Sara的表姐和吉他手。在此情境下,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扮演Mike和Guoguo,Guoguo向Mike介绍Sara表姐和吉他手的着装及其原因。在介绍过程中,学生可以参考板书的思维导图、句型,也可自己组织语言表达。

(3)教师借助听力练习创设如下情境:Mike也要向Guoguo介绍自己的表哥表姐们。学生完成听录音连线练习,获取并介绍Mike表哥表姐们的工作及其工作着装。

在上述学习任务中,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进行活动设计,为该阶段的内化活动创设合理情境,学生基于建构的结构化知识,整合所学信息和语言,以角色扮演、同伴互述和班级分享等方式,通过朗读、描述、阐释、问答等不同形式,开展基于语篇的表达。通过完成上述三项学习任务达成应用实践类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相互契合,体现了活动和目标之间的密切关联,展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学习从知识向能力和素养不断转变的动态过程。

2.强调教学活动与文本关联

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及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对教师有效设计教学有重要意义,也是创设合理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许多教师把用于教学的语篇仅仅当作词汇和语法知识学习的载体,未充分认识语篇在传递文化意涵、引领价值取向、促进思维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导致学习活动与语篇所蕴含的育人价值相偏离。

教师可以从语篇的整体性出发,从主题、内容、文体、语言和作者五个角度进行深度的文本解读,把握文本主题意义(张秋会、王蔷,2016)。例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在深入研读教学语篇的基础上,将本课时主题意义定位为探讨不同职业的适当着装,形成出席不同场合要穿着恰当的意识,提升个人素养;明确主题意义后,提炼语篇中的结构化知识,建立语篇与主题意义的关联;最后,将整理与解读后的语篇内容与活动设计进行对接,为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本课时的迁移创新类活动为:学生为剪影人物选定职业并搭配工作着装,互评穿着的合理性。该活动紧扣课时主题,凸显育人价值,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职业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思辨和讨论,促使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相关知识、思想观点和方法策略等,并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3.强调教学活动与学情关联

语言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师要选用相对真实的语言材料,创设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含有真实交际的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真实的交流。许多教师在设计活动之前,未调研和分析真实学情;在组织和实施活动时,学生在预设的指令下被动地回答碎片化的事实信息,导致无法真正地了解语言使用的真实情境,感受不到内在的学习动机和认知需求。

在强调关联的英语学习活动设计中,应将学情分析作为活动设计的基本前提。首先,教师以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基础、学习特点和生活经验作为活动设计的逻辑起点,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然后,结合语篇研读和学情调研,预估学生学习中的潜在困难和相应解决措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活动。

教师经过分析学情发现,六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初步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服装类词汇,在第19课学习了用is wearing介绍穿着的句子,而且本课对话整体易于理解,难度适中;对话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已经初步具备恰当着装的意识;授课班级学生整体英语基础较好,大部分学生喜爱表演,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小学六年级学生虽然对于常见职业的着装有基本认知,但对根据职业和场合得体着装的相关表达存在困难;学生中还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个别学生存在语言表达困难。因此,教师创设指向问题解决的生活情境,如通过问答为剪影人物选定职业并搭配工作着装,之后互评着装的合理性,以此将课堂活动链接学生真实生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实现由浅层向深层的发展。此外,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分析与判断、批判与评价的小组合作和展示表演活动,补充了分析、评价等语言表达支架,使学生成为意义探究的主体和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者。

4.强调教学活动的内部关联

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的活动时常见的问题是:教师对活动观中的三种类别和九种形式的活动内涵理解不清晰,对活动之间的层次和关联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往往在设计三个层次的活动时存在跳级或者混用的情况,导致设计出的教学活动不能形成能力阶梯,活动之间缺乏逻辑关联,没有形成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必要前提、后一个活动是前一个活动的必然发展的递进活动链(蒋京丽,2022),造成学生的学习出现逻辑断层。

加强活动设计中的逻辑关联是指教师要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路径,围绕主题,依托语篇,设计体验、模仿、理解、应用等体现逻辑关联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构基于主题的结构化知识。加强活动设计中的层次关联是指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把主题意义探究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次,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

如表1所示,本课时中教师遵循逻辑关联设计活动。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学生基于所形成的结构化知识开展了多种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借助课堂板书,采用情境描述及表演等活动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通过问答讨论、想象创造以及同伴互评等活动用英语交流和表达新的认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关注职业和工作场合对着装的影响,巩固结构化知识。此外,表1中学习活动之间体现有效的层次关联,前一活动为后一活动搭建阶梯,帮助学生逐步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学习,促进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表1 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类活动设计



学习理解类活动


1)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

2)看完整动画,提取GuoguoSara谈论的话题,获取Sara表姐的职业、人物关系和人物着装。

3)再看完整动画,提取并分析Sara表姐穿紫色演出服的原因。

4) 自主阅读对话,提取GuoguoSara对表姐着装的评价和期待,并通过角色扮演体会人物情感。

5) 提取吉他手的职业、舞台着装和效果。

6) 评价Sara表姐和吉他手的服装。


应用实践类活动


1)听读课文。

2)两人一组扮演MikeGuoguoGuoguoMike介绍Sara表姐和吉他手中的一人或两人的着装及其原因,介绍过程中参考板书思维导图、句型或自己组织语言。

3)听录音连线,获取并介绍Mike表哥表姐的工作及其工作着装。


迁移创新类活动


为剪影人物选定职业并搭配工作着装,互评装的合理性。

 

5.强调教、学、评一体化

在具体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应基于教学目标,设计若干实现目标的活动和学生的预期表现作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但在实际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教师只注重设计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和学,即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发展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活动,未能同步设计学习效果评价活动,导致教学中忽视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关注和评价,造成教、学、评相脱离。

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整体育人观念,明确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怎么评等方面的内涵和要求,建立相互之间的关联(教育部,2022)。如表2所示,在设计本课时的感知注意类活动时,教师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中各种活动的效果设计了不同的评价观测点,从目标到活动再到评价三位一体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注重对各教学要素相互关系的分析,将评价活动镶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提问、追问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真实发生的证据,及时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用多元的评价方式驱动教与学,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表2 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效果评价一体化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效果评价

通过看、听、说活动,提取Sara表姐和吉他手的服装、着装场合、着装考虑因素等信息。

(1)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结合图片猜测图片内容并预测对话话题。

(2)看完整动画,提取Guoguo和Sara谈论的话题,获取Sara表姐的职业、人物关系和人物着装。

教师观察学生能通过动画内容提取人物关系、职业和着装。

(3)再看完整动画,提取并分析Sara表姐穿紫色演出服的原因。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通过自主阅读提取相关问题的答案结合学生回答情况通过反问或追问向学生提供帮助。

四、结语

以关联为核心的活动设计可以实现以教学目标为主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发展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可以促使学生逐步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学习,把语言学习与意义探究融为一体,实现深度学习;可以确保教师充分意识到学生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促使他们实现多层面、多层次的交流互动;可以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逻辑性和渐进性,使学生在生动、灵活的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可以整体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发挥三者协同育人的功能。

————————————

参考文献

北京出版社. 2014.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一年级起点) 六年级上册[T]. 北京:北京出版社.

杭燕楠. 2021.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设计[J]. 小学教学设计,(27):45-48.

蒋京丽. 2022. 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的教学实践:价值、问题与建议[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8):1-6.

教育部.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涛涛、田建荣. 2021. 英语学习活动观实施的困境与超越[J]. 课程·教材·教法,(5):96-102.

王蔷. 2022.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英语[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秋会、王蔷. 2016. 浅析文本解读的五个角度[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1):11-16.

章策文. 2019.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特点与价值[J]. 教学与管理,(7):47-50.

————————————

注:本文系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2021年度专项课题“小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立项编号:CERA2021Z04)的研究成果。

本文作者:文子怡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林红(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敖娜仁图雅(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张月(北京市昌平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