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中学篇)2015年第07期: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全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课例选(上海:倪娜;一等奖和优胜奖)

 
牛津上海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8“Growing Healthy, Growing Strong”
第三课时Listening and Speaking: Good Habits or Bad Habits
  
 
 
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   倪娜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研室   王瑛  宋少骅
 
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   徐萌
 
 
 
一、课例背景
 
本课例的授课师为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倪娜老师,指导教师为上海市教研室赵尚华老师、上海市浦东新区教研室王瑛老师宋少骅老师、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徐萌老师。本课例授课时长为35分钟,获得第十届全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课例评选一等奖及现场展示优胜奖。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牛津上海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Growing Healthy, Growing Strong”第三课时Listening and Speaking中的Listen and Say和Say and Act部分:Good Habits or Bad Habits(教材文本见附录)。
 
本册教材的三个模块是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思路编排,以话题为主线,以任务为主导,辅以听、说、读、写功能和结构项目,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单元围绕健康这个话题展开,内容联系现代生活,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类似的内容在六年级教材中出现过,本单元承前启后,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引入新知,提升话题内容。
 
英语是一门语言,它主要是一种交流工具。人们如果能自如、得体地用英语和别人交流,英语才算真正发挥作用(贾冠杰,2008)。本节课主要教授有关健康生活的知识,把听、说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交流的情境,让学生讨论课文人物Joe过去所做的事情,从而学会如何对坏习惯表达意见,同时能反思自己的坏习惯并产生改正的意愿。本课在本单元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位置,虽然语言点较多且复杂,但由于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并不陌生。
 
2.学生分析
 
学生已对过去时有初步认识,但平时独立运用不多,因此可能会出现动词时态错误以及表达不流畅等问题。在过去一年的学习中,写作和口语操练也多以一般现在时和将来时为主。因此,学生在运用过去时以及用should后加动词原形的提建议方式时可能会不太流畅。学生对于many和much的运用比较熟练,因此过渡到too many和too much时不会有太大障碍,但是fewer和less的用法是难点,因为学生容易混淆few和little,再用比较级直接口头表达,容易出现错误。
 
初中英语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等级(三至五级),一般情况下,初一年级应达到三级水平,即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等(王笃勤,2010)。由于本课时的对话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在六年级时也有所涉及,因此学生会有表达欲望,而且已具有一定的语言储备,有话可说。
 
3.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的描述,初中阶段的总体目标包含兴趣、动机、自信心;听力、阅读、写作;与人合作、问题解决、完成任务策略应用和文化等方面,更强调学生的综合发展,在语言面强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由于在中学阶段不开设专门的口语课,听和说的教学总是结合一起开展(王笃勤,2010)。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们把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对话活动学会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的习惯。
 
(2)依据图表形式的健康报告,学会用数量词对习惯作出评价并给出建议。
 
(3)在情境的辅助下,学会以客观的态度反思自己的习惯,并有改正坏习惯的意愿。
 
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1)描述、评论坏习惯,并提出建议。
 
(2)掌握对数量的评价性词汇:too many、too much、not enough、fewer、less、more等,以及通过逻辑推理提出建议,同时反思自己的坏习惯。
 
4.教学设计思路
 
在备课的最初阶段,本想以课文人物Joe为线索,由食品广告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Joe 过去一周做的事完成表格,并以此提出建议,从而引出fewer、less、more等词汇的教学。这样设计虽然完成了文本的语言内容教学,但是形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专家们的指导和建议下,在第二阶段进行了调整,用曾经学过的食物金字塔与Joe过去一周的不健康饮食金字塔作对比,并在最后让学生通过设计并完成一份调查表进行语言产出。但是,这样的设计遇到以下两个障碍:Joe上周某天的饮食并不符合关于习惯的定义;设计调查表的铺垫不够,学生较难进行语言产出。
 
听说能力的培养要求采用真实定向的教学方法。所谓真实定向是指教学必须赋予活动真实的目的、真实的语境,赋予学生真实的角色,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形式(王笃勤,2010)。怎样自然、流畅地输出本课的目标语言呢?如何由学生自己总结、评论和提出建议呢?怎样做到整节课的情境既完整又自然呢?根据真实性原则,本节课最后设计了一张健康状况报告单, 将文本的两篇对话整合为三大块内容: Good habits or bad habits; Doctor's opinion; Doctor's suggestion。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能比较轻松地理解并记忆文本的线索和内容。
 
为了突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在第四阶段的备课中注重使导入环节的简介清晰,着重增加了too many/much、not enough、fewer、 less、 more等词汇的教学与操练,并在教材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对Joe上周做过的事进行了补充和拓展,增强了趣味性。在语言输出环节之前播放精心制作的微电影,帮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促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的单词和词组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达到丰富和内化知识的目的。
 
在理清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主线后,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流程(见图1): 
 
 
  
图1
 
三、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
 
教师通过简单的问候自然过渡到习惯这个话题:
 
T: Hello, everyone. How are you today? 
 
Ss: ...
 
T: It's a nice day today and I exercised for 30 minutes this morning. I always exercise for 30 minutes in the morning. That's my habit. Do you think it's a good habit or a bad habit? ...
 
之后教师再与学生进行关于习惯的问答,教师对学生说: I also have some other habits. For example, I watched TV for 15 hours last week.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 同时根据学的回答板书watched、 ate、 swam等关键词。教师总结和评论学生的回答后引入本课主要人物——Joe,并对学生说:I'm sure you have a lot of good habits. Well, today let's talk about my friend Joe's habits. Look, this is Joe. (呈现图2。)
 
 
 
图2
 
[设计意图]
 
本部分虽是导入环节,但其作用却不只是导入,同时还是复习和新授的重要环节。一开始以自然、轻松的师生对话导入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习惯的含义,并引导他们对习惯作判断,从而为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做好准备。由于文本内容的主要时态是一般过去时,因此在这个环节也帮助学生复习了该时态。由于是借班上课,学生日常使用的是人教版Go for It! 教材,可能对于crisps、 exercise (v.)等词比较陌生,因此根据学生的现场反应同时教学可能的新词汇,帮助学生扫除词汇障碍。
 
Step 2: 第61页文本的处理及操练
 
1.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What's wrong with Joe?
 
教师问:How does Joe look? 学生答:Fat/ Unhappy ... 教师追问:Why? 以引导学生猜测Joe不高兴的原因,并提出问题:What's wrong with Joe?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找到Joe遇到的问题。之后,教师出示Joe的喉咙痛、眼睛痛、牙痛和胃痛四张卡通图片,让学生再次听课文录音,并将听到的四个英文短语与图片配对,帮助学生复习sore throat、eyes hurt、toothache和stomach ache等词语。由于四个表示病痛的短语读音比较复杂,部分学生可能会有困难,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这几个词语:教师扮演Joe,学生根据教师的表演快速说出是什么病痛。在了解了Joe的病痛后,通过预测可能的原因为下一个活动作铺垫。
 
2. 学生通过听对话选择图片(若干张表示动作行为的图片)的方式了解文本内容——Joe 上周日所做的事情。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文本中只交代了Joe周日所做的事情,但是Joe身体感到不适的原因是什么呢?他还做了什么?教师让学生打开事先发给他们的信封,取出表示Joe过去所做事情的图片(每位学生的图片内容不同,如图3或图4),同伴之间进行角色扮演,操练对话,例如:
 
 
 
图3
 
 
  
图4      
 
Mr Hu: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
 
Joe: Last week, I ...
 
扮演Joe的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继续提问:Mr Hu, do you think ... is a good habit or a bad habit? 扮演医生角色的学生判断习惯的好坏,并将图片贴在板书的表格(见下表)中。
 
Medical Report
Things Joe did last week
Mr Hu's opinion
 
 
 
 
Good

Bad

Things Joe should do
 
 
 
 
  
[设计意图]
 
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往往需要示范才能表达清楚如何操作,尤其是第一次开展某项活动时(王笃勤,2010)。教材第61页的文本内容——医生Mr Hu与Joe之间关于Joe上周日做了什么的对话内容自然成为下一个对话操练的示范。
 
因为这个对话主要是使用一般过去时描述Joe上一周所做的事,以饮食为主,涉及大量学生学过的数量词,因此通过角色扮演的对话活动能帮助学生巩固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的习惯,并且操练了基本的数量词用法。口语训练必须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让学生根据信封里的图片两两对话,能保证学生全体参与,而且每个信封里的图片都是不同的,有大量的拓展内容,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使他们仔细倾听别人的对话。
 
Step 3: 第62页文本的处理及操练
 
1.通过上周所做事情的图片(见图3、图4)提示,让全体学生扮演医生Mr Hu,与老师一起完成板书中Joe的Medical Report中的Mr Hu's opinion一栏(见上一环节中的表格)。教师结合形象的图示引导学生用too many、too much、not enough等词对Joe的饮食习惯作评价。例如,教师问: How much cola did Joe drink last week? Who gets the picture of cola? 并且通过逻辑关系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自然引导学生用should、fewer、less、more等词提出建议。例如,教师对学生说: Then, what do you think Joe should do after hearing Mr Hu's opinion? 同时,幻灯片中的图片也相应呈现动画效果,如喝的水增多、吃的巧克力或肉减少等,以此引导学生用“Joe should ... fewer/less/more ...”这一句型给出建议。同时完成板书中Things Joe should do这一栏。
 
最后,将用一般过去时表述过去的习惯与用数量词评论和提建议自然结合,让学生选择图片操练这三方面的内容。
 
T: Then, let's talk about Joe's habits individually from 3 WHATS: ①What did Joe do last week?  ②What's Mr Hu's opinion? ③What should Joe do?
 
Ss: Joe watched TV for 15 hours last week. He watched too much TV. He should watch less TV.
 
...
 
2. 学生再次根据自己信封内的图片内容给Joe提建议,展开两两对话,例如:
 
S1: What's Joe's bad habit?
 
S2: He ...
 
S1: What should Joe do to change his bad habit?
 
S2: He should ...
 
3. 学生已经给Joe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那么他听到后会说些什么呢?通过这个问题自然引入文本内容。学生听Joe说的话,完成以下填空练习:I am going to change my bad habits. I'm going to watch less TV, eat fewer crisps and more fruit. Thank you for your help!之后,教师对学生说:Look! Joe is happy now!(呈现图5。)
 
 
 
图5
 
[设计意图]
 
以语言习得为导向的教学要求我们教学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入,把交际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使课堂教学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语言形式为中心,这样的教学才能为学提供理想的语言输入(蒋祖康,1999)。
 
以上三个环节通过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不断推进教学过程。教师适时为学生搭建支架,引导学生将用一般过去时表述过去的习惯与用数量词评论和提建议自然结合,并展开操练。在学生能熟练运用该句式后,教师再次利用信封内图片的提示,让学生口头操练提建议用语。听Joe的课文录音意在提示学生反思自己的坏习惯,同时提示学生要有改正的意愿和决心。此外,Joe的快乐形象也有助于学生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与成就感。
 
Step 4: 语言输出
 
在了解了文本人物Joe的坏习惯并且学习了如何评论和提建议后,观看一段有关教师自己班的学生Peter的日常生活习惯的微电影,讨论Peter 的坏习惯并提出建议。然后,学生同伴之间展开对话,反思自己的习惯,并相互提出建议。
 
[设计意图]
 
交际离不开语境,口语教学也应在真实的语境下进行。与其他教学模式不同,情景教学模式更为强调语境在学生交际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性,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为交际活动的开展设置语境(王笃勤,2010)。课堂的最后,在学生输出语言之前播放的微电影帮助他们在课文学习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并且为下一步活动做了铺垫和启发。微电影中Peter在刚过去的暑假里整天待在家里不运动、饮食不均衡等各种不良习惯导致视力下降,体重飙升,他甚感苦恼。看完视频后学生用所学的单词和词组基于主题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是提出自己的困惑,互相交流,达到丰富和内化知识的目的。
 
Step 5: 课后作业
 
Write a few sentences about one of your bad habits.
 
[设计意图]
 
本节课主要由一份健康报告贯穿始终, 主要包含描述习惯、评论习惯以及提出建议这三部分内容。课后作业是希望学生在写作时能自然利用这个框架,独立完成一份真实的健康报告。
 
四、教学反思
 
1. 始于精心
 
在指导教师们的帮助下,本节课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精心预设学生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做到语言的“质”和“量”并重。
 
2. 行于精细
 
上海市教研员赵尚华老师对每个教学环节做了详细的询问和点评,并提出以下几点要求:(1) 对于文本的处理思路要清楚。(2)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目的、情境、形式要明确,学生的语言输出要落实到位。(3)导入时要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用轻松、随意的聊天方式进入主题,导入过程不宜复杂,以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4)学生的语言输出要自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使学生能把课文中的知识链接到不同的生活情景中,能在真实的生活中运用所学语言,反思他人和自己的生活习惯,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习惯,并对不好的习惯有改正的意识。(5)最后的语言输出环节不宜复杂,但应该是开放式活动,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真实反映他们的语言输出能力。
 
浦东新区教研员王瑛老师、宋少骅老师和学校教研组长徐萌老师提出:在重新整合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教学活动的合理安排,还需要考虑教学活动的创新点和亮点是什么;在整合教学设计中是否渗透了课程标准和课改理念,是否充分考虑了情景创设的自然性和巧妙性以及学生的语用达成度;在设计教案时需要明确每个步骤的目标是什么,并能清楚表达。
 
3. 成于精彩
 
在现场授课时,学生的热烈反应和积极的配合令授课教师记忆犹新。学生的“Let me try! Let me try! ...”使人忽略了那是在赛课,学生和授课教师都非常享受现场的交流过程。
 
但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不足,在最后的语言输出环节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正如现场专家点评时的建议:看完视频后学生可以针对视频内容开展一个信息比对与总结的小组活动,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同伴交流。事实证明现场上课的学生完全有能力完成这项任务。
 
五、教学评析
 
这节听说课的教学针对教学材料的文本特征进行了有效的调整和整合,在听说教学的设计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教学效果显著。本节课具有以下特点:
 
1.完善听说文本的情景创设
 
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听说教学,在初中低年级的教学效果极其显著。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解,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活动。教材文本中有两个人物——Joe和Mr Hu,他们有两段对话,授课教师充分利用这两个人物,并从自己的习惯谈起,把Joe设计为学生的新伙伴,让学生们共同扮演Mr Hu,为他诊断习惯的好坏,再补充引入自己的学生Peter的生活,展开进一步训练,最后让学生从医生的角度讨论和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虽然教师对文本只进行了微小的调整和情景的补建,却使借班上课的学生产生了生动的感官体验,学生对授课教师迅速产生了亲近的感觉,而且能深刻理解文本,并站在学生和医生的不同角度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思考和运用。
 
2.体现听说教学由输入到输出的流畅过程
 
教学设计中处处体现由输入到输出的自然流畅过程,教师善于为学生的语言输出设计过渡区和缓冲带。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发现和评估自己生活习惯好坏的任务,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什么是习惯——Joe经常做什么——他有什么感受——医生告诉他是什么原因——怎么办——Peter的生活——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判断我们自己的生活习惯。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的语言知识即学生要完成任务的目标语言知识已经层层渗透其中。例如,教师问:Why is Joe not happy? 学生根据图片作如下推测:Because he's too fat and isn't healthy.教师用问题开启语言输入的活动:Let's listen and find out: What's wrong with Joe? 学生通过听录音找到Joe不舒服的原因。紧接着教师问: What did he do?之后让学生完整听一遍录音,整体输入语言,然后分两个任务再听。完成任务后学生又听一遍为正确朗读奠定基础,也为后续自主拓展对话活动“Talk about the things Joe did last week.”做了很好的铺垫。类似的辅助输出环节在教学中频繁出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鼓励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中大胆发言。
 
3.完成由听说文本到真实生活的趣味体验
 
教师在语言输出环节先通过微视频,用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发现Peter日常生活中不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视频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氛围中自然用英语思维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并进行控制性的表达和运用。在医生评判Joe的习惯时,教师用类似病历卡的纸板制成词汇、句型归类卡,十分醒目。当学生对着课件中Joe的形象以医生的口气劝说他应该做某事时,Joe开口说:谢谢。短时间内教师就把文本内容带入学生的生活,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带着愉悦的心情完成了一节课的学习,并进行了真实的交流。
 
本文作者声明:未经本人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书面同意,任何媒体不得转载或摘编本文。
 
——————————
 
参考文献
 
贾冠杰. 2008. 中学英语交际教学活动大全[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蒋祖康.1999.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英语(牛津上海版) 七年级第一学期[T].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笃勤. 2010. 初中英语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附教材文本:
 
Listen and Say (P61)
 
Joe: Mr Hu, I have a sore throat. My eyes hurt. I have toothache and a stomach ache.
 
Mr Hu: What did you do last Sunday, Joe?
 
Joe: Last Sunday, I watched TV for three hours and ate three packets of crisps.
 
Mr Hu: What did you do last Monday?
 
Joe: Last Monday, I ...
 
 
 
Say and Act (P62)
 
Mr Hu: Joe, you watched too much TV and ate too many crisps. You did not eat enough fruit. Your habits are not very good.
 
Joe: I'm going to change my bad habits. I'm going to watch less TV, eat fewer crisps and more fru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