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从思辨角度谈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设计

前言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提问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所要学习的内容;也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特定的语言结构,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等(Richards & Lockhart, 1996)。有质量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所指的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源于希腊语的两个词根,意为“有眼力的判断”和“标准”,其涵义是“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Richard & Elder, 2006)。思辨能力包括三项基本技能:分析技能、推理技能与评价技能。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对看到、听到、读到的事情进行阐述、分析、评价、推理和解释等。有思辨能力的学生表达有条理、有逻辑,思维有广度和深度,能娴熟、恰当地变换角度思考问题(文秋芳等,2009)。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主要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实现。第一个层次是对文本本身的处理,即理解大意,基于文本信息建立立体的网状关系图。第二个层次是要求读者能够跳出文本,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联系,推断言外之意。第三个层次是回归文本,就文本结构、写作方式、作者意图、作者观点等展开分析,并提出质疑或做出合理评价(陈则航、王蔷,2016)。小学英语教学强调交流与对话,语言是用来传递思想的,因此如何给学生创造表达观点、发展思维的机会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质疑,教师设计问题的角度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结合教学案例,从思辨角度阐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摘要

小学英语教育应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围绕教学目标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思辨品质。本文结合教学案例阐述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四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即开放型问题能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迁移型问题能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比较型问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立场与态度,评价型问题能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语
阅读教学;思辨能力;提问方式
商品介质
电子刊
商品年份
2017
商品月期
第七期
商品代号
17SD1
起止页码
16-20
读者对象
小学篇电子刊
作者
薛红、黄蓓
商品价格
2.5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