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教师都希望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能踊跃参与,积极思考,畅所欲言。这既是教师追求的理想课堂状态,也是听课评课者常用的评价标尺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有如下话语:
同学们,明天有老师来我们班听课,请大家一定要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哎,这些孩子上课一点都不积极,整个课堂死气沉沉。
从以上言论不难看出,这些教师认为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是他们作为学生的职责,也是老师的课堂要求。特别是在公开课、比赛课上,为了给听课者留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良好的印象,一些教师煞费苦心,使尽各种招数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时是否体现自身的主体性地位和综合能力是否得到有效发展,笔者将学生的积极状态分成两类:一类是学生主体性缺失下的、各方面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发展的、低效甚至无效的积极状态;另一类是学生主体性支配下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有效发展的积极状态。本文将结合笔者平常的课堂观察,详细分析两种积极状态的表现、形成原因及利弊,以找到能引导学生真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有效方法,为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同学们,明天有老师来我们班听课,请大家一定要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哎,这些孩子上课一点都不积极,整个课堂死气沉沉。
从以上言论不难看出,这些教师认为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是他们作为学生的职责,也是老师的课堂要求。特别是在公开课、比赛课上,为了给听课者留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良好的印象,一些教师煞费苦心,使尽各种招数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时是否体现自身的主体性地位和综合能力是否得到有效发展,笔者将学生的积极状态分成两类:一类是学生主体性缺失下的、各方面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发展的、低效甚至无效的积极状态;另一类是学生主体性支配下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有效发展的积极状态。本文将结合笔者平常的课堂观察,详细分析两种积极状态的表现、形成原因及利弊,以找到能引导学生真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有效方法,为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摘要
有效的课堂提问、精彩的课堂评价、有意义的课堂活动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交流话题,都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在积极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学生能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发展思维能力,接受人文浸染,而主体性缺失下的被动参与则与此目的背道而驰。本文分析了两种积极参与课堂的表现、成因以及对学生发展的利弊。
关键词语 |
主体性;课堂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发展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15
|
商品月期 |
第三期
|
商品代号 |
15CI8
|
起止页码 |
55-59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黄宏震
|
商品价格 |
2.5
元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