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阅读课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教师通常用两课时完成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的教学。第一课时的主要教学任务有梳理课文背景知识、理解文章大意、概括段落大意、查寻细节信息等。第二课时的教学是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本课时的语言知识就相关话题进行表达。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初中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不受教师与学生的青睐,教师教得无趣,学生学得乏味。初中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 语言知识教学与文本阅读内容相割裂
阅读课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阅读材料中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试图通过一个个孤立的单词、短语、句型结构等零散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习得目标语言,这就把语言知识孤零零地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脱离了文本阅读内容。语言知识的学习应通过文本的阅读来实现,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解读语言在阅读材料中的形式、意义和功能,从而感知语言形式,理解其意义,识别其功能。
2. 语言知识教学与语言实践活动相背离
现行的语言知识教学中,学生大多通过机械操练来掌握相关语言知识,课堂教学过多地停留于语言知识的认知层次,忽视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知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根据《课标》的理念,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应是接触、体验、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马黎,201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理解、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
3. 语言知识教学与学习能力培养相脱节
语言知识学习占据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大量时间,教师则通过各种练习帮助学生识记并掌握语言知识。尽管师生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不会分析、比较语言知识之间的联系,更不会归纳、总结语言知识现象背后的语言规律。在语言知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培养,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语言知识教学与文本阅读内容相割裂
阅读课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阅读材料中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试图通过一个个孤立的单词、短语、句型结构等零散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习得目标语言,这就把语言知识孤零零地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脱离了文本阅读内容。语言知识的学习应通过文本的阅读来实现,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解读语言在阅读材料中的形式、意义和功能,从而感知语言形式,理解其意义,识别其功能。
2. 语言知识教学与语言实践活动相背离
现行的语言知识教学中,学生大多通过机械操练来掌握相关语言知识,课堂教学过多地停留于语言知识的认知层次,忽视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知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根据《课标》的理念,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应是接触、体验、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马黎,201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理解、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
3. 语言知识教学与学习能力培养相脱节
语言知识学习占据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大量时间,教师则通过各种练习帮助学生识记并掌握语言知识。尽管师生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不会分析、比较语言知识之间的联系,更不会归纳、总结语言知识现象背后的语言规律。在语言知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培养,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
初中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的教学问题主要体现在语言知识教学与文本阅读内容相割裂、与语言实践活动相背离、与学习能力培养相脱节三个方面。本文结合教学案例阐述了围绕文本话题、创设真实情境、强化运用能力的设计策略,即在语言知识导入环节,围绕文本话题架构学习内容;在语言知识学习环节,创设真实情境展开学习活动;在语言知识检测环节,设计反馈练习强化语言运用。
关键词语 |
阅读课;阅读教学;第二课时;文本话题;真实情境;语言运用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15
|
商品月期 |
第四期
|
商品代号 |
15DH8
|
起止页码 |
42-47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许颖
|
商品价格 |
3
元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