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在语法教学中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实践

前言

Bloom(1956)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笔者据此把英语语法教学的目标描述为由低到高的四个层次,即知道或识记(Knowledge)、领会(Comprehension)、应用(Application)和交际(Communication)。
知道或识记指识别和感悟语法项目的形式与规则。领会指理解和体验语法项目的意义与用法,总结其规则,形成外显知识。应用指在适当的情景中运用语法规则,通过分析、比较、操练和探究,掌握其用法;此处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综合地运用知识。交际指综合地运用语法知识去准确、自动地完成交际性输出任务;它是对语法知识的综合性和创造性运用,是语法教学的根本目标。
Larsen-Freeman (1991)认为,语法教学应从语法的形式(Form)、意义(Meaning)和语用(Use)三个维度进行。Larsen-Freeman(2009)指出语法教学的目标在于“使学习者能够自动地运用语法达成交际目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育部,2003)。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只能在真实交际中形成。
然而,目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填鸭式”地灌输语法知识,仅让学生通过做练习题来识记和领会语法项目。这种缺少应用和交际的课堂枯燥无味,效率极低。这种只达成低层次目标的语法教学无法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二是片面提倡“交际化”的语法教学。教师不引导学生识记和领会语法的形式、意义和用法,只设置交际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其中自觉感受和体验语法知识。这种语法教学虽凸显了交际层面的目标,但学生的语法知识模糊不清,其语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逐级实现语法教学四个层次的目标,才能激活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笔者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进行了相关教学探索和实践。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在语法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三个途径,即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主体互动;开发课程资源,设计合适的内容;以情景为依托,强化语用功能。

关键词语
语法教学; 语用能力;主体互动; 课程资源; 情景创设
商品介质
电子刊
商品年份
2016
商品月期
第十期
商品代号
16JG4
起止页码
31-36
读者对象
中学篇电子刊
作者
朱文英
商品价格
3
作者单位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