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程晓堂、赵思奇,2016)。《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就英语课程的工具性而言,其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教育部,2012)。尽管《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有这样的表述,但其并没有发展思维方面的具体目标,当然也就没有相应的分级标准和实施建议。因而,“目前的中小学外语教学对认知和思维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王静,2015)。认知和思维是听、说、读、写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课标》忽视对思维的阐发与描述可以说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一大缺憾(韩宝成,2013)。
写作最能客观反映学生的语言能力。初中学生日常英语习作中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篇章结构缺乏逻辑、内容空洞不详实、语言形式单一这三方面,这些问题看似是语言问题,实质是学生的思维问题(庄晓瑛,2016)。
写作最能客观反映学生的语言能力。初中学生日常英语习作中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篇章结构缺乏逻辑、内容空洞不详实、语言形式单一这三方面,这些问题看似是语言问题,实质是学生的思维问题(庄晓瑛,2016)。
摘要
写作能力是认知和思维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经常练习写作有助于认知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而思维品质的培养又能提高写作训练的效率。本文通过案例诠释了如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等品质,分析了各教学环节的思维品质培养着力点,探讨了注重写作过程、构建思维导图、引发多元互动等思维品质培养的路径,提出了增加问题的思维含量、保持读写之间的信息差等优化思维品质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语 |
写作教学;思维;思维品质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17
|
商品月期 |
第二期
|
商品代号 |
17BF6
|
起止页码 |
31-36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钱美华
|
商品价格 |
3
元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