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课还存在诸多问题。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现阶段使用的人教版英语教材虽然话题广泛,体裁多样,但偏重实用性,缺乏一些文字优美,耐人寻味,能激发读者思考、引起读者思想上和情感上共鸣的,能提升读者人文素养的作品(熊金霞,2010)。此外,在教学方法上,不少教师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轻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导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肤浅,阅读赏析能力不足,不能深刻理解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能只局限于精读教科书上的文章,我们有必要拓展补充阅读,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语言水平的,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挑战性和时代性的阅读材料(教育部,2003),并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补充阅读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由学生在课外进行,也可以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融入日常的阅读课中。近年来浙江省在高中英语课堂展示和评比活动中开始普遍使用教材以外的阅读材料。为此,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教师要调整重心,改变重语言知识、轻阅读能力的教学模式,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更应拓展学生的思维、情感和鉴赏能力,培养跨文化意识,以实现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双赢的目的。
笔者选取经典美文Going Home,开设了一节针对补充阅读的课堂教学公开课。该文最初于1971年发表在《纽约邮报》,故事刊出不久就出现了一首不朽的音乐作品Tie a Yellow Ribbon around the Old Oak Tree(《老橡树上的黄丝带》),这个故事伴着歌声也传遍了全世界。本文从深度解读文本、合理改编文本以及优化教学设计三方面,阐述补充阅读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能只局限于精读教科书上的文章,我们有必要拓展补充阅读,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语言水平的,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挑战性和时代性的阅读材料(教育部,2003),并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补充阅读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由学生在课外进行,也可以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融入日常的阅读课中。近年来浙江省在高中英语课堂展示和评比活动中开始普遍使用教材以外的阅读材料。为此,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教师要调整重心,改变重语言知识、轻阅读能力的教学模式,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更应拓展学生的思维、情感和鉴赏能力,培养跨文化意识,以实现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双赢的目的。
笔者选取经典美文Going Home,开设了一节针对补充阅读的课堂教学公开课。该文最初于1971年发表在《纽约邮报》,故事刊出不久就出现了一首不朽的音乐作品Tie a Yellow Ribbon around the Old Oak Tree(《老橡树上的黄丝带》),这个故事伴着歌声也传遍了全世界。本文从深度解读文本、合理改编文本以及优化教学设计三方面,阐述补充阅读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教材以外的补充阅读材料,有利于打破教材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增强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本文以Going Home这一补充阅读材料为例,从深度解读文本、合理改编文本以及优化教学设计三个方面,阐述了补充阅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语 |
阅读教学;补充阅读;文本解读;文本改编;教学设计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17
|
商品月期 |
第三期
|
商品代号 |
17CK2
|
起止页码 |
56-61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王轶丽
|
商品价格 |
3
元 |
作者单位 |
浙江省义乌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