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以下简称《课标》)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细化目标,《课标》列出了六级至九级课程目标,比如六级写作的总体目标描述是“能有效地使用口头或书面语言描述个人经历”(教育部,2003)。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语言能力做出了明确的界定:语言能力是指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这一能力是学习英语课程所应具备的第一种能力,也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个维度(陈艳君、刘德军,2016)。写作能力作为语言能力中的必备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在教材处理中存在如下三个问题:一是机械地教教材。有的教师照搬教材上的作文训练活动,没有考虑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造成教材练习和学生实际相脱节。二是随意地删教材。有的教师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认为教材上的写作训练不适合自己和学生,删除了相关练习。三是不能有效整合教材。有的教师没有构建起模块中基于话题的相关词汇、阅读、语法和写作的紧密联系,使得模块中各种技能练习或者任务实施相互割裂,或者联系不紧密,学生最后的作文输出困难重重,难以实现。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的发展。
本文以外研版《英语》必修1 Module 1为例,从单元整体设计的视角,整合该模块中的各项任务,建立有机关联;以输入和输出理论为支撑,将词汇、句型、语法、阅读、段落作为输入准备,为写作的输出做好铺垫;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任务进行必要的处理,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以分层进阶设计为着力点,在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同时,为学生写作搭建充分、必要的支架,以确保学生的写作输出水到渠成。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语言能力做出了明确的界定:语言能力是指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这一能力是学习英语课程所应具备的第一种能力,也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个维度(陈艳君、刘德军,2016)。写作能力作为语言能力中的必备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在教材处理中存在如下三个问题:一是机械地教教材。有的教师照搬教材上的作文训练活动,没有考虑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造成教材练习和学生实际相脱节。二是随意地删教材。有的教师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认为教材上的写作训练不适合自己和学生,删除了相关练习。三是不能有效整合教材。有的教师没有构建起模块中基于话题的相关词汇、阅读、语法和写作的紧密联系,使得模块中各种技能练习或者任务实施相互割裂,或者联系不紧密,学生最后的作文输出困难重重,难以实现。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的发展。
本文以外研版《英语》必修1 Module 1为例,从单元整体设计的视角,整合该模块中的各项任务,建立有机关联;以输入和输出理论为支撑,将词汇、句型、语法、阅读、段落作为输入准备,为写作的输出做好铺垫;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任务进行必要的处理,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以分层进阶设计为着力点,在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同时,为学生写作搭建充分、必要的支架,以确保学生的写作输出水到渠成。
摘要
本文以外研版《英语》必修1 Module 1为例,以输入和输出理论为支撑,从单元整体设计的视角,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整合,将词汇、句型、语法、阅读、段落作为必要的输入准备,通过分层进阶设计在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同时,为学生写作搭建充分、必要的支架,以确保最后的语篇写作输出水到渠成,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 |
单元整体设计;输入;输出;分层设计;写作教学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17
|
商品月期 |
第四期
|
商品代号 |
17DF8
|
起止页码 |
26-30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卓琴
|
商品价格 |
2.5
元 |
作者单位 |
四川省绵竹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