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中学英语持续默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前言

阅读是学生在语言学习中需要掌握的技能,也是目的语输入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真正习得第二语言(Bell,1998;王蔷、陈则航,2016)。大量研究实践表明,持续默读(Sustained Silent Reading,简称SSR)是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有效路径之一(黄少珠、吴思廉,2014)。然而,传统的持续默读过于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读后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本文旨在结合具体实践研究,阐述如何设计并实施多层次、多形式的持续默读活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持续默读是一种课堂内外自由、自愿、消遣性的阅读活动。在持续默读活动中,全体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安静地阅读,教师不强制要求学生提交阅读报告,但会适当组织阅读分享活动,为学生提供阅读交流的机会(罗少茜、李知醒,2014)。持续默读理念认为,通过持续的、自由的、足量的阅读,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获得阅读体验,从而提升阅读素养(吴爱姣,2016)。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1985)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二语习得理论,其核心“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认为,当学习者接触足够量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并关注语言材料的意义而非形式的时候,语言习得就会自然发生。“输入假说”为外语和二语的课外阅读和拓展阅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摘要

持续默读是提升中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有效路径之一。本研究遵循“阅读准备——持续默读——多元读后活动”教学模式,开展了近半年的持续默读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长期系统的持续默读教学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思维品质、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等阅读素养,同时在此过程中授课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能力也有所提升。

关键词语
持续默读;读后活动;思维品质;阅读兴趣
商品介质
电子刊
商品年份
2017
商品月期
第九期
商品代号
17IB9
起止页码
8-12
读者对象
中学篇电子刊
作者
刘丹、王永凤、徐国辉
商品价格
2.5
作者单位

北京市八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