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就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同时指出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教育部,2012a)。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因此需要逐渐积累。这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善于记录要点,对所学习内容加以整理和归纳并主动复习。然而,在学习实践中,学生往往缺乏积累意识,不善于做笔记,也很少整理和归纳笔记内容并主动复习,导致语言知识输入和储备不足。
优秀的笔记往往是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动机和较强的学习能力的一种写照,正在修订中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力,并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包括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认识和态度,例如,对英语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持续的兴趣,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能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另外,除了使用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外,还要能够监控方法和策略的使用情况,评估使用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程晓堂、赵思奇,2016)。可见,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做笔记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Krashen(1982)的“i+1”输入假设理论认为,输入的内容如果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水平,有趣又相关,且有足够的量,习得就会自然产生。基于此,笔者探讨了如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笔记习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提升其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整个实践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反思。
优秀的笔记往往是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动机和较强的学习能力的一种写照,正在修订中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力,并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包括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认识和态度,例如,对英语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持续的兴趣,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能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另外,除了使用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外,还要能够监控方法和策略的使用情况,评估使用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程晓堂、赵思奇,2016)。可见,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做笔记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Krashen(1982)的“i+1”输入假设理论认为,输入的内容如果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水平,有趣又相关,且有足够的量,习得就会自然产生。基于此,笔者探讨了如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笔记习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提升其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整个实践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反思。
摘要
针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会做课堂笔记,课后不会自主积累和复习,导致语言知识输入量不够、语言能力缺乏的问题,本文依据克拉申的“i+1”输入假设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做笔记习惯的步骤和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语 |
英语笔记;输入假设;学习能力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17
|
商品月期 |
第十期
|
商品代号 |
17JA9
|
起止页码 |
1-6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向东方
|
商品价格 |
3
元 |
作者单位 |
北京汇文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