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课例是北京市丰台区英语学科第四届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系列展示活动的一节研讨课。本课例的执教教师为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杨立宪老师,指导教师为北京教育学院丰台教育分院胡润老师和付绘老师。教学材料为教师自主开发的教学资源,整节课时长为60分钟。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一模块第五单元Nelson Mandela — A Modern Hero的主课文Elias' Story。文章借穷苦黑人工人Elias的口吻,介绍了1952~1963年期间的Nelson Mandela以及他对穷苦黑人的帮助。在学习了本文之后,学生对于曼德拉的评价基本上都是伟大、勇敢和乐于助人等。但是若想对曼德拉作出尽量全面、客观的评价仅凭本篇文章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对本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来了解人物,批判性地看待人物。
教师让学生阅读分别由曼德拉的女儿、前妻、狱警以及ANC成员发表的对他的看法的四篇文章。文章长度均为300多词。四篇文章均为记叙文,文章标题就是主要观点,文本主体提供了支持观点的相应证据。
这些证据有的可以有力地支持观点,有的则过于主观。另外,这些观点有对曼德拉的肯定、赞扬,也有对他的批评甚至批判。学生在与这些存在矛盾冲突的观点的碰撞中积极思考,综合对不同观点及其证据的评价,最终会形成对曼德拉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一模块第五单元Nelson Mandela — A Modern Hero的主课文Elias' Story。文章借穷苦黑人工人Elias的口吻,介绍了1952~1963年期间的Nelson Mandela以及他对穷苦黑人的帮助。在学习了本文之后,学生对于曼德拉的评价基本上都是伟大、勇敢和乐于助人等。但是若想对曼德拉作出尽量全面、客观的评价仅凭本篇文章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对本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来了解人物,批判性地看待人物。
教师让学生阅读分别由曼德拉的女儿、前妻、狱警以及ANC成员发表的对他的看法的四篇文章。文章长度均为300多词。四篇文章均为记叙文,文章标题就是主要观点,文本主体提供了支持观点的相应证据。
这些证据有的可以有力地支持观点,有的则过于主观。另外,这些观点有对曼德拉的肯定、赞扬,也有对他的批评甚至批判。学生在与这些存在矛盾冲突的观点的碰撞中积极思考,综合对不同观点及其证据的评价,最终会形成对曼德拉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摘要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笔者利用自主开发的文本、视频等课程资源,在课堂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合作制作海报、全班分享等活动,从不同角度评价曼德拉,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语 |
阅读教学;思维品质;核心素养;课程资源开发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17
|
商品月期 |
第十期
|
商品代号 |
17JK9
|
起止页码 |
53-59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杨立宪
|
商品价格 |
3.5
元 |
作者单位 |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