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例谈思维地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前言

阅读是培养高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认知过程、情感发展和学习成效(关媛,2017)。教师需要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所蕴含的丰富信息,读出文本的逻辑关系、内在思想,从而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和体验文本,给予文本生命,赋予课堂活力,使阅读教学变得立体和综合,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叶建映,2013)。然而,在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仍有相当多的教师釆用机械、枯燥的教学方式,致使阅读教学效果不显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阻碍了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提高。因此,能否合理运用恰当的阅读辅助工具对学生能否有效阅读、能否培养英语阅读素养起着关键作用。
Jensen(2004)认为,进入人脑的所有信息中80%是可视的,而每小时会有36000条可视信息被人的眼睛登记注册,与大脑相关的神经纤维的40%都与视网膜相关联(转引自Hyerle & Yeager,2007)。知识以两种方式存储:语言方式和非语言方式。研究表明,两种体系同时运用得越多,我们思考和回顾知识的能力就越强(Marzano,2001,转引自Hyerle & Yeager,2007)。教育者一直以来所使用的视觉工具主要有两种类型:头脑风暴网状图(包含思维导图,即Mind Maps)和特定内容图形组织器(Graphic Organizers)。而思维地图(Thinking Maps)是Hyerle & Yeager (2007)提出的第三种视觉工具,它将头脑风暴网状图的灵活性、特定内容图形组织器的结构与旨在加强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和复杂度的视觉模式结合了起来,通过八种视觉图,帮助人们理解阅读内容,解决写作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思维技巧。这八种基于基本思维过程的视觉语言模式,能运用在各个年级和多种课程领域,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如何合理而有效地运用思维地图,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建构思维地图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英语阅读素养。

摘要

思维地图是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图形工具。本文概述了思维地图的内涵、创建方式及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具体案例,从定义与用途、适用文本特点、使用策略等角度,阐述了思维地图中的桥状图、双气泡图、流程图及树状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同阶段中的运用。

关键词语
阅读教学;思维地图
商品介质
电子刊
商品年份
2018
商品月期
第一期
商品代号
18AB2
起止页码
7-12
读者对象
中学篇电子刊
作者
胥阳
商品价格
3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