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英语原著小说阅读教学中渗透思辨能力培养的探索

前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心智特征的体现。思辨能力是思维品质表现的重要方面。特尔斐项目组(1990)所发布的《特尔斐报告》将思辨能力定义为:思辨能力为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它导致对证据类、概念类、方法类、标准类或背景类考虑因素的阐释、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转引自孙有中,2011)。
文秋芳等(2009)提出了思辨能力的层级模型,清晰阐释了思辨能力的内涵,以及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向。该层级模型将思辨能力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元思辨能力,是指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等技能;第二层次是思辨能力,包括与认知相关的技能和标准,以及与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其中与认知相关的技能有分析( 归类、识别、比较、澄清、区分、阐释等)、推理(质疑、假设、推论、阐述、论证等)、评价(评判预设、假定、论点、论据、结论等)等能力,其具体标准为精晰性(清晰、精确)、相关性(切题、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逻辑性(条理清楚、说理有根有据)、深刻性(有广度与深度)、灵活性(快速变化角度、娴熟自如地交替使用不同思辨技能)。
目前一些英语课堂中存在思维缺失的情况,如教师不了解思维品质的具体表现,缺少分析、归纳、推理、评价等思维活动设计,导致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思维方式单一,缺乏多元化、多层面、多方向的思辨能力,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英语原著小说以其生动的故事情节、优质的语言素材、丰富的主题内涵等特点受到了学生的青睐。教师若能在常规教学间隙,依托文秋芳等(2009)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和《课标》的目标与要求设计活动,实施适合学生的英语原著小说阅读教学,不仅能推进学生从优秀文学作品的意蕴美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启示,感悟其精神内涵,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长,而且能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摘要

基于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目标与要求,本文以三次英语原著小说阅读教学公开课为例,从活动设计出发,结合文本特点,主要阐释了培养学生推测、分析、评价等思辨能力的方法,以期探讨在英语原著小说阅读教学中渗透思辨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语
思维品质;思辨能力;原著小说;阅读教学
商品介质
电子刊
商品年份
2020
商品月期
第二期
商品代号
20BK5
起止页码
55-59
读者对象
中学篇电子刊
作者
王玉艳、琚玲玲
商品价格
2.5
作者单位

浙江商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