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以下简称《课标》)将思维品质确立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备的关键能力。英语阅读因其丰富的英语教育文化内涵和语言赏读价值而展现了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上具有其它语言课型无可比拟的优势(黄维强,2017)。
然而,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思维培养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其一,学生的体验被忽视,思维深化被阻碍。参与者经验是思维进阶的前提,如果课堂教学设计脱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不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个体感悟,阅读教学就不会与学生的情感产生交融,也难以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其二,学生的体验被替代,思维创新被限制。教师掌控文本解读的话语权,千方百计把学生的思维纳入预设轨道,使学生处于单向接受状态,隔断了学生与文本的交往,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的发展。其三,学生的体验被异化,思维参与被剥夺。阅读教学设计常狭隘地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导向,将对文本的赏析和解读简化成了考试技巧的训练,导致学生被动接收信息,丧失主体参与权利,缺乏思维习惯,思维能力弱化。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体验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其思维品质的发展。本研究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运用思维型课堂的基本原理来建构教学路径,力图解决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缺失的问题。
然而,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思维培养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其一,学生的体验被忽视,思维深化被阻碍。参与者经验是思维进阶的前提,如果课堂教学设计脱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不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个体感悟,阅读教学就不会与学生的情感产生交融,也难以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其二,学生的体验被替代,思维创新被限制。教师掌控文本解读的话语权,千方百计把学生的思维纳入预设轨道,使学生处于单向接受状态,隔断了学生与文本的交往,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的发展。其三,学生的体验被异化,思维参与被剥夺。阅读教学设计常狭隘地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导向,将对文本的赏析和解读简化成了考试技巧的训练,导致学生被动接收信息,丧失主体参与权利,缺乏思维习惯,思维能力弱化。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体验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其思维品质的发展。本研究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运用思维型课堂的基本原理来建构教学路径,力图解决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缺失的问题。
摘要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存在思维培养缺失现象。本文以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例,提出关注体验与发展思维的英语阅读教学新思路,即关注学生生活体验,沟通教学内容与学生经验世界,参照思维型课堂四个基本原理来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体现学科育人价值。
关键词语 |
学生体验;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0
|
商品月期 |
第三期
|
商品代号 |
20CE0
|
起止页码 |
23-29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周丽萍
|
商品价格 |
3.5
元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