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新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探讨

前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年版)》 (教育部,2018;以下简称《课标》)多处凸显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在英语课程主题语境内容要求、语篇类型要求以及文化知识内容要求中明确指出,学生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阶段应理解和欣赏小说、戏剧、诗歌、 经典演讲、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等类型的文学作品(教育部,2018),并建议在选修阶段开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文体与修辞、文学赏析、戏剧与表演”等拓展类课程(教育部,2018)。《课标》之所以如此强调在英语课堂中品读人文经典,不仅在于它们对语言学习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更在于其对学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启示(教育部,2018)。
呼应《课标》的要求,各种高中英语教材均作出了相应的修订,增添了许多人文经典作品,涉及演讲、散文、小说、传记、诗歌、戏剧、科普读物等多类体裁,涵盖古今中外的各类经典和畅销作品,这对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单词、句子、结构、意义四步分析法难以挖掘出文学作品中深邃的主题意义和精神内涵(罗少茜、曾玲,2017)。因而,英语教师不仅需要阅读和积累大量的文学作品,更要思考如何在课上与学生探讨、分析这些作品,从而使其真正有益于学生。下文将从作品选择、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主要教学活动以及主要教学原则等方面来介绍如何教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学作品。

摘要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非常重视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因而修订后的英语教材中也相应地增加、丰富了文学语篇。本文从作品选择、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主要教学活动以及主要教学原则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教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详细介绍了文学圈、读后续写、辩论三种教学活动的操作方案,并指出文学教学应基于以学生为主体、以意义为中心、以思维为导向的三个主要原则。

关键词语
文学教学;文学圈;读后续写;辩论
商品介质
电子刊
商品年份
2020
商品月期
第三期
商品代号
20CG2
起止页码
35-39
读者对象
中学篇电子刊
作者
罗少茜、张华清
商品价格
2.5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