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评价类问题作为培养高阶思维的主要手段,在读后活动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很多教师本来希望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积极回应,上课时学生却三言两语随口应付,预设的小组讨论也无法充分开展。
以人教版《英语》Module 6 Unit 5 Reading板块An Exciting Job为例,课文描述了一名火山学家的工作。读后活动中,不少教师会提问:Do you want to be a volcanologist? Why? 何书利(2015)认为,该提问真实而富有挑战性,可促使学生审视自己内心的想法,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英语。但在笔者观察的几节公开课中,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学生通常讲完“Yes, I like it very much, because it's interesting.”或者“I don't like it, because it's boring.”之后,讨论就陷入冷场,相关的教学目标根本无法达成。
这类敷衍了事的回答,英语中称为pat answer,其特点是简单、笼统,缺乏深度;轻巧、简便,空洞虚假,并未表达真心,是学生懒于思考、不愿深究的表现。英语课堂评价类问题中的pat answer现象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弊端:
1. 导致评价类问题无法发挥有效锻炼学生高阶思维、促进其语言产出的功效。2. 传递错误的认识论暗示。3. 不利于发挥阅读教学的育人功能。
本文试图分析评价类问题中pat answer产生的关键诱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以人教版《英语》Module 6 Unit 5 Reading板块An Exciting Job为例,课文描述了一名火山学家的工作。读后活动中,不少教师会提问:Do you want to be a volcanologist? Why? 何书利(2015)认为,该提问真实而富有挑战性,可促使学生审视自己内心的想法,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英语。但在笔者观察的几节公开课中,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学生通常讲完“Yes, I like it very much, because it's interesting.”或者“I don't like it, because it's boring.”之后,讨论就陷入冷场,相关的教学目标根本无法达成。
这类敷衍了事的回答,英语中称为pat answer,其特点是简单、笼统,缺乏深度;轻巧、简便,空洞虚假,并未表达真心,是学生懒于思考、不愿深究的表现。英语课堂评价类问题中的pat answer现象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弊端:
1. 导致评价类问题无法发挥有效锻炼学生高阶思维、促进其语言产出的功效。2. 传递错误的认识论暗示。3. 不利于发挥阅读教学的育人功能。
本文试图分析评价类问题中pat answer产生的关键诱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摘要
评价是阅读课中培养高阶思维的关键活动。本文分析了英语课堂中学生回答评价类问题时的pat answer(敷衍了事的回答)现象,指出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是教师设问时忽略考虑评价标准这一关键支架,导致学生的思考过程盲目、凌乱,思考结果支离破碎。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如何制订并实施评价标准,帮助学生评价时进行逻辑清晰、理据充分的思考与表达,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有效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语 |
评价类问题;pat answer;评价标准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0
|
商品月期 |
第九期
|
商品代号 |
20IC4
|
起止页码 |
11-16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何晓东、胡晓燕
|
商品价格 |
3
元 |
作者单位 |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