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主题意义探究”“英语学习活动观”等理念引领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进入新一轮探索期。随着新课标理念的落实,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和活动设计的层次性和思维含量有了明显提升,但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高控制教学文化依然盛行,影响着课堂育人水平。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文化在阅读课上的典型表现是“传递主义”和“活动主义”两种倾向。“传递主义”是指以文本为中心导致育人目标虚化,即教师过于重视通过深度解读文本将其教育价值传递给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人意义建构和表达的关注,同时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中的情感因素和社会属性,出现了“见文不见人”的现象。“活动主义”是指以活动为中心导致育人路径庞杂,即教师过于重视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忽视了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的信息处理限度以及每个活动后教师的反馈指导,出现了“阅读即凑活动”的现象。
教育的主体是人,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我国70年来的课堂教学改革立场和指导思想(郭华,2019),是每一位英语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命题。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文化在阅读课上的典型表现是“传递主义”和“活动主义”两种倾向。“传递主义”是指以文本为中心导致育人目标虚化,即教师过于重视通过深度解读文本将其教育价值传递给学生,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人意义建构和表达的关注,同时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中的情感因素和社会属性,出现了“见文不见人”的现象。“活动主义”是指以活动为中心导致育人路径庞杂,即教师过于重视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忽视了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的信息处理限度以及每个活动后教师的反馈指导,出现了“阅读即凑活动”的现象。
教育的主体是人,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我国70年来的课堂教学改革立场和指导思想(郭华,2019),是每一位英语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命题。
摘要
本文在深入辨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并提出相关特征和实现路径的基础上,结合教学案例提出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即:从学生视角优化教学材料,调动学生的阅读投入;围绕文本主题精简阅读活动,提高学生多重对话的质量;提供可视化学习工具,促进学生意义建构中的创作和展示。
关键词语 |
学生主体;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0
|
商品月期 |
第九期
|
商品代号 |
20ID5
|
起止页码 |
17-22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张金秀
|
商品价格 |
3
元 |
作者单位 |
北京教育学院外语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