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课外阅读不同于一般的课内阅读,首先体现在阅读时间与环境上,课外阅读通常不固定时间或场所,它有更为宽松、自主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其次体现在读物选择上,更加强调读物选择的自主性;第三体现在阅读目标上,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有益补充与延伸,更加注重学生阅读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同步提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教师要在深入研读语篇的基础上,根据主题语境、语篇类型、不同文体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语言所表达的主题意义,建构结构化知识,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自主表达观点,实现深度学习(教育部,2018)。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课标要求,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内阅读或“放羊式”课外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在学生完成课外阅读后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开展英语课外阅读分享课教学: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文本,获取文本深度信息,进行创意表达,分享阅读体会与成果,发展思维能力。
尽管当前多数教师意识到开设课外阅读分享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且都能认真执教好课外阅读分享课,但分享课的活动方式机械化,思维浅层化,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具体表现在:1. 活动设计缺少深度学习过程。2. 学生被动参与学习活动,缺乏批判与质疑精神。3. 学习结果俗套、肤浅,缺乏深度立意。
为了改变这种课外阅读分享课的教学现状,教师可以用深度学习理念来引领课外阅读分享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从中获取新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积极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体验、探究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教师要在深入研读语篇的基础上,根据主题语境、语篇类型、不同文体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语言所表达的主题意义,建构结构化知识,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自主表达观点,实现深度学习(教育部,2018)。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课标要求,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内阅读或“放羊式”课外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在学生完成课外阅读后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开展英语课外阅读分享课教学: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文本,获取文本深度信息,进行创意表达,分享阅读体会与成果,发展思维能力。
尽管当前多数教师意识到开设课外阅读分享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且都能认真执教好课外阅读分享课,但分享课的活动方式机械化,思维浅层化,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具体表现在:1. 活动设计缺少深度学习过程。2. 学生被动参与学习活动,缺乏批判与质疑精神。3. 学习结果俗套、肤浅,缺乏深度立意。
为了改变这种课外阅读分享课的教学现状,教师可以用深度学习理念来引领课外阅读分享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从中获取新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积极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体验、探究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
摘要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外阅读分享教学实践不仅可以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要求,还可以帮助学生建构个人知识结构,锻炼思维能力。本文列举了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阅读分享课的若干问题,分析了英语课外阅读分享教学目标和深度学习的内涵与作用,强调了深度学习对于提升英语课外阅读分享教学效果的保障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原则和操作策略。
关键词语 |
深度学习;课外阅读;阅读分享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0
|
商品月期 |
第九期
|
商品代号 |
20IJ1
|
起止页码 |
50-54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孙志斌
|
商品价格 |
2.5
元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如东县教师发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