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指出,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基于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整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与发展。
教师的教是必要的脚手架,教师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步骤,搭好学习支架,使学生在支架的帮助下掌握、构建和内化所学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其认知能力不断向更高水平提升(陈亚红、赵旭辉,2016)。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问是师生课堂互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一种重要手段(傅华芳,2014,转引自郭异斐,2019)。教师帮助学生搭好问题支架是整合课程内容、实施深度学习、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学科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搭建问题支架时,应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在单元主题意义的引领下,设计具有统领性、关联性、融合性的问题,实现单元整体设问的目标。而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应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敢于讨论、善于反思,挖掘自身潜在的发展能力,促使自身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以及文化意识得到融合发展。
教师的教是必要的脚手架,教师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步骤,搭好学习支架,使学生在支架的帮助下掌握、构建和内化所学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其认知能力不断向更高水平提升(陈亚红、赵旭辉,2016)。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问是师生课堂互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一种重要手段(傅华芳,2014,转引自郭异斐,2019)。教师帮助学生搭好问题支架是整合课程内容、实施深度学习、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学科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搭建问题支架时,应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在单元主题意义的引领下,设计具有统领性、关联性、融合性的问题,实现单元整体设问的目标。而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应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敢于讨论、善于反思,挖掘自身潜在的发展能力,促使自身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以及文化意识得到融合发展。
摘要
提问是师生课堂互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人教版《英语》九年级Unit 5 的教学为例,通过创设统领性、关联性、融合性的问题,阐述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聚焦主题意义进行设问的路径,突出问题设计的统领性、关联性、组织性和融合性等原则,引导学生感知、领悟、升华单元的主题意义,实现英语学习由浅层向深度的转化,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从而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英语学科立德树人的任务。
关键词语 |
单元整体教学;主题意义;问题设计;深度学习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0
|
商品月期 |
第十一期
|
商品代号 |
20KI2
|
起止页码 |
49-53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巫伟民
|
商品价格 |
2.5
元 |
作者单位 |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金骊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