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思维品质是英语课程目标之一,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与水平(教育部, 2018)。梅德明、王蔷 (2018)认为, 没有思维参与的课程,都是表层的或是表面的学习,这种表面的学习也正是深化课程改革所面临和要解决的问题。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通常按照“初读获取语篇大意——细读理解语篇细节——最后讲解语言点”等步骤进行教学,其关注点通常是语篇大意、重点语法等,而对语篇所传递的观点、理念、价值观等,则不加任何思索,或全盘接受,或置若罔闻,没有对语篇内容进行深刻思考、判断和评价;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不会独立思考,没有或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自我调控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价、推断,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论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 (朱迪丝·博斯, 2018)。批判性思维需要经过审视与质疑、比较、分析、评估以及综合判断等阶段。
布鲁克·摩尔、理查德·帕克(2019)在《批判性思维》一书中引用了美国教育资助委员会的大学学习评估工程(CLA)罗列的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技能,如:判断信息是否恰当;区别事实和观点;避免言过其实的结论;知道问题往往没有明确答案或唯一解决办法;精确地运用证据为论证辩护;有序地呈现增强说服力的证据;识别证据的不足;识别证据的逻辑错误;识别证据的漏洞并建议收集其他信息等。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通常按照“初读获取语篇大意——细读理解语篇细节——最后讲解语言点”等步骤进行教学,其关注点通常是语篇大意、重点语法等,而对语篇所传递的观点、理念、价值观等,则不加任何思索,或全盘接受,或置若罔闻,没有对语篇内容进行深刻思考、判断和评价;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不会独立思考,没有或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自我调控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价、推断,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论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 (朱迪丝·博斯, 2018)。批判性思维需要经过审视与质疑、比较、分析、评估以及综合判断等阶段。
布鲁克·摩尔、理查德·帕克(2019)在《批判性思维》一书中引用了美国教育资助委员会的大学学习评估工程(CLA)罗列的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技能,如:判断信息是否恰当;区别事实和观点;避免言过其实的结论;知道问题往往没有明确答案或唯一解决办法;精确地运用证据为论证辩护;有序地呈现增强说服力的证据;识别证据的不足;识别证据的逻辑错误;识别证据的漏洞并建议收集其他信息等。
摘要
批判性思维在语言意义的评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教学活动实施层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即引导学生区别语篇中的事实与观点,通过不断分析与质疑语篇,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并通过调查、研究和思考,对文本进行评价和赏析。
关键词语 |
批判性思维;思维品质;教学活动;语篇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0
|
商品月期 |
第十一期
|
商品代号 |
20KK4
|
起止页码 |
59-63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王兰英
|
商品价格 |
2.5
元 |
作者单位 |
陕西省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