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意识是人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程度。所谓写作意识,就是为了有效开展写作活动而刻意关注写作的主题、材料、过程与方法,建立积极的写作态度与观念。教学论文写作要求教师围绕研究问题组织写作内容,对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决策逻辑和行动观念进行表达、分析和论证,并采用规范的形式加以呈现。为确保写作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具备多样化的写作意识。
首先,教师需要具有问题意识,围绕解决问题的需要生成、组织写作内容,发挥教学论文的特定功能,即创造性地解决实践难题。其次,教师需要具备素材意识,为问题的分析、观点的论证、方案的设计积累多样的原始素材,丰富写作内容。第三,教师需要拥有转化意识,将凝聚在教学行为中的经验、策略、智慧、理念等转变成文字符号并准确、清晰、系统地表达。第四,教师需要养成对话意识,从多方渠道获取反馈意见,借以提高论文的质量。最后,教师需要树立规范意识,以符合学术规范的形式组织内容,呈现观点,传播写作成果,推动学术研究。本文将在阐述上述意识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
首先,教师需要具有问题意识,围绕解决问题的需要生成、组织写作内容,发挥教学论文的特定功能,即创造性地解决实践难题。其次,教师需要具备素材意识,为问题的分析、观点的论证、方案的设计积累多样的原始素材,丰富写作内容。第三,教师需要拥有转化意识,将凝聚在教学行为中的经验、策略、智慧、理念等转变成文字符号并准确、清晰、系统地表达。第四,教师需要养成对话意识,从多方渠道获取反馈意见,借以提高论文的质量。最后,教师需要树立规范意识,以符合学术规范的形式组织内容,呈现观点,传播写作成果,推动学术研究。本文将在阐述上述意识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
摘要
写作意识是教师对写作主题、材料、过程、方法等的有意关注,体现了积极的写作态度和观念,是有效开展写作活动的重要基础。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建立问题意识,凸显论文写作的特定功能;需要形成素材意识,丰富论文写作的原料和内容;需要培养转化意识,促进内隐观念与经验策略向文字符号和系统知识的转变;需要养成对话意识,以便完善观点立场,优化论证逻辑,提升表达效果;需要树立规范意识,确保研究成果的有效传播。教师可以采取多样的策略培养各类写作意识,推动论文写作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语 |
教学论文;论文写作;写作意识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0
|
商品月期 |
第十二期
|
商品代号 |
20LB6
|
起止页码 |
7-12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潘正凯
|
商品价格 |
3
元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