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以语篇为单位设计和实施教学的思路,主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具体语篇的结构和语言特征,即关注语篇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语篇所用的语言是如何表达意义的。本文介绍了基于语篇分析的阅读圈设计理念,提出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圈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具体语篇的意义和语言特征。基于语篇分析的阅读圈共有五个角色:分析组长、结构分析者、内容分析者、态度分析者和总结者。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五人组,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析语篇的意义和语言使用,从语篇结构、主题内容和作者态度等角度分析和解读语篇,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和思维品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篇分析;阅读圈;语篇知识;语篇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提出了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要素构成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倡导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以及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为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2017年版课标》提出了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整合的英语课程内容以及英语学习活动观,并首次把语言知识中的语篇知识写入课程标准。如何让学生掌握语篇知识并以语篇为载体进行语言学习,这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探讨的实践课题。本文在功能语言学和语篇分析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基于语篇分析的阅读圈设计理念,以期通过阅读圈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语篇知识和语篇教学
《2017年版课标》中六要素整合的英语课程内容和英语学习活动观旨在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基于不同类型的语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重视对语篇的赏析,比较和深挖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同时,尝试运用所学语言创造性地表达个人意图、观点和态度,并通过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理解和表达的效果”(教育部, 2018)。同时,六要素整合的英语课程内容和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语篇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语篇不仅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也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
作为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语篇是语言使用和语言交际的基本形式。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固然重要,但语言使用者需要根据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和交际意图,按照信息组织的规律将语言组织为连贯的语篇,表达经历、观点、态度,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语篇知识包括三个方面:语篇的构成、语篇的意义表达及人们在交流过程中语篇的使用(教育部,2018)。也就是说,语篇知识主要涉及语篇结构、语篇意义和语篇使用。语篇结构涉及语篇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宏观组织结构,而且不同的语篇类型往往具有不同的结构。微观组织结构包括句子内部的语法结构、词语搭配、指代关系和连接关系以及省略和替代等衔接手段、句子的信息展开方式;宏观组织结构包括段与段的关系、语篇各部分与语篇主题之间的关系。语篇意义涉及语篇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语篇所用的语言是如何表达意义的,包括语篇的主题意义、作者态度以及表达意义的语言策略。语篇使用指语言使用者如何根据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和交际意图,运用语言达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语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资源,为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提供了依托。学习者应在语篇中接触、理解、学习和使用语言,语言学习不应以孤立的单词或句子为单位,而应以语篇为单位进行(教育部,2018)。《2017年版课标》明确了基于语篇的教学理念,强调语言教学应围绕语篇进行,以语篇为单位设计和实施教学。基于语篇的教学就是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类型为依托,融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培养为一体,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具体语篇的结构和语言特征,使学生在与文本互动的过程中,培养语篇意识和思维品质,提高理解语篇意义和构建语篇的能力。
以语篇为单位设计和实施教学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因为语篇赋予语言学习以主题、情景和内容,并以其特有的内在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形式,组织和呈现信息,服务于主题意义的表达。因此,教师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创设合理学习活动的前提是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主题意义在语篇中的体现方式(教育部,2018)。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观,语篇既是社会文化语境的产物,也是一个由意义组成的语义单位(Halliday & Hasan,1989)。作为社会文化语境的产物,任何一个语篇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意图和文化特征,并以此使语篇与特定的社会文化意义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语义单位,任何一个语篇都是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的复合体:概念意义是对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各种经历的表达,主要体现为语法中的及物系统,即小句中动词与其他语法成分之间的关系;人际意义是对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的表达,主要体现为语法中的语气和情态;语篇意义是指语言成分组织成为连贯的语篇的功能,它通过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关系而体现。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观,Fang & Schleppegrell(2008)提出的功能语言分析(functional language analysis)主张在阅读教学中对语篇的内容(与概念意义对应)、文体(与人际意义对应)和组织(与语篇意义对应)进行语言分析。为了避免晦涩的术语和抽象的理论,教师在设计语篇教学活动时可以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将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分别替换为主题内容、作者态度和语篇结构。
主题内容是语篇主题意义的体现方式,而主题意义是主题语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在具体语篇中的体现。主题内容在语篇中涉及“发生了什么?”(What is going on?),即语篇是关于什么内容的,在词汇语法层面上体现为小句中的动词与名词成分及状语之间的关系。下面以Climate Change and a Low-Carbon Life一文 (见文末注)为例,对主题语境、主题意义和主题内容进行分析:
主题语境:Human beings and nature
主题意义: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limate change, human beings are advised to live a low-carbon life.
主题内容:What causes climate change and what people can or should do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limate change, that is, how to live a low-carbon life.
主题内容在词汇语法层面上体现为小句中的动词与名词成分及状语之间的关系。例如,作者在论述气候变化的成因和二氧化碳的产生时,使用了如下丰富的表达:
Many people blame this change on gases such as carbon dioxide./Animals and humans produce carbon dioxide when they breathe./Many other human activities also let off carbon gases./Anytime something is burnt, carbon is put into the atmosphere./Cars and other vehicles burn petrol in their engines, and electrical plants most often burn fuels such as coal and oil in order to produce electricity./The more petrol and electricity we consume, the more carbon we are letting off.
作者在论述解决气候变化的措施时,使用了大量含有动作和行为动词的小句,如:At home, you should use as little energy as possible./ Turn off the lights and anything else electrical when not in use./You can plant a tree.
作者态度是语篇所体现的作者立场、观点和意图,包括语篇所建构的作者身份(如专家或权威身份)及其对读者的定位。作者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在词汇语法的层面上,作者态度主要是通过表示情态、语态、人称代词和表达评价意义的词语体现的。例如,在该教学文本中,作者在大量使用陈述语气向读者提供信息的同时,建构了自己的专家身份。陈述语气传递了如下信息:This is how things are. This is what we should do. I tell you this as a specialist. 作者在论述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时,使用了祈使语气“Turn off the lights ...”和表达祈使意义的“You should ...”。作者以此建构了自己的权威身份。祈使语气和意义传递了如下信息:This is what you should do. I tell you this as an authority. 在情态的选择上,作者通过should、can和will表达了责任、可能性和将来的情态意义,建构了自己的专家和权威身份。情态的选择传递了如下信息:This is your responsibility or obligation, and this is my suggestion. 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评价时,运用“... it is never good to travel alone.”“it is important to ...”“There is no doubt that ...”等句式以及of course、in particular等话语标记强化和凸显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就人称代词而言,作者在语篇的前半部分使用we,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在后半部分改用you,强化了自己的专家和权威身份。
语篇结构主要涉及语言本身在语篇组织中所发挥的作用, 包括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例如,该文本的宏观结构体现为“问题—解决”语篇模式。该语篇模式由四个结构要素构成,即情景—问题—解决—评价。作者在语篇的开头用“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world climate has been changing in recent years.”陈述了情景,然后把问题指向了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即:Many human activities let off carbon gases. 作者在随后的几段中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To live a low-carbon life. 作者并没有对措施的有效性作出评价,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字里行间猜测作者可能作出的评价。在微观层面上,文章中最为凸显的衔接手段就是however、therefore、in this case、in particular、last but not least等连接成分以及this change和this problem等名词照应的使用,体现出语篇严谨的逻辑和理性的论辩。
在主题语境下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建立在主题内容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主题内容分析聚焦语篇的核心思想和语篇所涉及的各种事物、事态、动作和过程。作者态度分析关注作者对主题内容所持的态度以及由此建构的作者—读者关系。语篇结构分析则聚焦主题内容的呈现方式,涉及语篇中信息的展开方式和信息之间的联系。所有分析都必须以语篇中的语言表达为落脚点,因为语篇分析的最终目的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语篇知识,而是让学生在语篇中学习和使用语言,以此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
二、阅读圈的活动设计与实施
教师以语篇为单位设计和实施教学时,需要运用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语篇进行深入研读和挖掘,但在课堂上要避免单纯的语篇知识灌输。教师应在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语篇分析的体验、实践和探究中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相契合的一个活动就是基于语篇分析的阅读圈。
阅读圈(reading circles)也被称作文学圈(literature circles),它是由Daniels(1994,2002)提出的一种阅读活动设计方式。阅读圈采用分组的形式,并在小组内分派讨论组长(discussion leader)、总结者(summarizer)、文化收集者(culture collector)、生活联系者(connector)和单词大师(word master)等任务角色。阅读圈比较适合文学作品,特别是篇幅较长的小说类语篇的阅读教学。
基于语篇分析的阅读圈是根据阅读圈的理念,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和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出的教学活动设计。基于语篇分析的阅读圈在活动设计中需要根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和英语学习活动观对任务角色进行调整。任务角色的确定也取决于语篇的性质和语篇分析的目的。任何语篇都包含主题内容、作者态度和语篇结构三个方面,因此可以把内容分析者(content analyst)、态度分析者(attitude analyst)和结构分析者(structure analyst)作为三个必不可少的任务角色,分别负责分析语篇的主题内容、作者态度和语篇结构。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观和Fang & Schleppegrell(2008)的功能语言分析,我们将这三个任务角色概括如下(见下表):
Analysis roles
|
Analysis focus
|
Questions to ask
|
Language focus
|
Content analyst
|
What is going on?
|
What is the text about? Who does what to whom, how, when and where?
|
verbs of doing, happening, sensing, being, saying, existing, behaving, and how they are related to nouns and adverbial phrases
|
Attitude analyst
|
What is the writer's attitude?
|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der and the writer? How is the reader positioned? How is the writer's identity constructed? What's the writer's point of view?
|
mood, modality, personal pronouns, and other language choices for attitude and evaluation
|
Structure analyst
|
What is the role of language?
|
How is the text structured? How does the text organize the message? How are ideas presented and developed?
|
macro-structure and micro- structure; what begins each clause; how clauses are combined; how cohesion is achieved
|
除了这三个任务角色外,教师还需要在每组中指派两名组员分别充当分析组长(analysis leader)和总结者(summarizer)。分析组长的角色是发起讨论并引领整个小组的分析和讨论,使小组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进行;总结者的角色是对语篇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教师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和语篇的类型设置其他的任务角色。
教师在实施基于语篇分析的阅读圈活动时,可以根据语篇的类型和课堂时间灵活安排,以上所说的任务角色和问题描述只是一个参考框架。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按照一个一成不变的模板进行分析,因为不同课文的侧重点是有差异的。比如,有的课文比较适合开展内容分析,有的课文凸显了作者态度,而有的课文具有显性的结构特征,等等。就阅读圈的实施而言,学生可以在课上分组讨论,也可以课下分组讨论,然后课上进行小组展示或小组间讨论。教师在实施活动前应事先为每一位组员准备一份任务清单或工作表(worksheet),列出任务角色的职责和分析事项。根据对Climate Change and a Low-Carbon Life一文的分析,我们设计了阅读圈活动的工作表(见文末注)。
在阅读圈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充当组织者、帮助者和观察者的角色。教师不仅要做好分组,而且要鼓励小组间互动,特别是在小组展示时,可以让不同小组内承担相同任务角色的学生进行跨组的分享、交流和评论。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对活动进行点评和总结。工作表中的内容可以为阅读圈活动设计提供参考,教师需要根据主题语境、语篇类型和教学目标对任务角色和分析内容作出调整。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因此基于语篇分析的阅读圈活动注重语言分析。工作表中的Language Focus旨在让学生分析意义的语言体现形式,建立意义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联,提高语言意识和语感。
总之,在基于语篇分析的阅读圈活动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析语篇意义和语言使用,从语篇结构、主题内容和作者态度等不同角度对语篇进行分析和深度解读,获取、阐释和评判语篇的意义。在讨论中,每个角色都要针对语篇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态度或提出问题,达到运用语言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目的。基于语篇分析的阅读圈不仅聚焦语篇的意义及其语言体现方式和语篇组织方式,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分析中外文化异同,从而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结束语
基于语篇分析的阅读圈把语篇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使学生真正在语篇中接触、理解、学习和使用语言。教师不仅要围绕语篇的主题内容设计活动,而且要从语篇的结构和意义的表达方式入手,关注语篇的构成、衔接、连贯和表意资源,挖掘语篇的深层意义、语篇意图和作者的立场与态度,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理解语篇和建构语篇的能力。
————————————
参考文献
Daniels, H. 1994. Literature Circles: Voice and Choice in the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 [M]. Portland, ME: Stenhouse.
Daniels, H. 2002. Literature Circles: Voice and Choice in Book Clubs and Reading Groups (Second Edition) [M]. Portland, ME: Stenhouse.
Fang, Z. & Schleppegrell, M. J. 2008. Reading in Secondary Content Areas: A Language-Based Pedagogy [M]. Ann Arbor, M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Halliday, M. A. K. & Hasan, R. 1989.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注:本文涉及的教学内容和阅读圈任务清单可从以下网址浏览:www.flts.cn/node/1351。
附作者信息:苗兴伟、罗少茜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