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从输出驱动假设看高中英语教材中Project板块的教学设计

前言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教育部,2012)指出:“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英语学习途径的基本特点,也是英语教材编写的重要原则。
当前,各地的中学英语教材中出现了颇具特色的内容板块,其中北师大版初中英语教材、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均设置了Project板块。该板块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调查访谈、信息检索等活动完成一个项目,并以一定的形式予以汇报和交流。这一过程融合了语言的输入、意义的协商和语言的输出,体现了外语学习的实践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等特征。
但在实际教学中, Project板块的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黄群, 2011;孟庆忠、王梅, 2011)。该板块经常被教师以阅读课的方式处理,其基本环节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而多被略去,实践、探究、合作等外语学习特征得不到有效落实。一些教师对Project板块能否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仍存疑惑,不能认清其背后的语言学习理据,也不能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和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Project板块的教学活动与输出驱动假设(文秋芳, 2008,2013)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以该假设考察Project板块的教学,能够帮助我们理顺其背后的习得机制,认清其目标定位,同时为教学策略及评价方法的设计提供指导。本文尝试从输出驱动假设的理论出发,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 Project板块的教学为案例,探讨Project板块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以期能更好地发挥该板块的作用。

摘要

Project板块是目前多种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的特色板块,其设计思路体现了当前外语学习方式的转变,符合英语课程标准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理念,但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对该板块的教学仍然存在困惑和认识偏差。本文针对 Project板块的教学现状,依据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探究了 Project板块教学设计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以期更好地落实该板块的实践、探究、合作等基本特征。

关键词语
输出驱动假设; Project板块;教学设计
商品介质
电子刊
商品年份
2014
商品月期
第三期
商品代号
14CA9
起止页码
01-07
读者对象
中学篇电子刊
作者
潘正凯、武艳云
商品价格
3.5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