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学科教学知识(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 PCK)是“综合运用专业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去理解特定单元的教学如何组织、呈现,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兴趣和能力”(Shulman, 1987)。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有别于纯粹的学科知识和一般教育学的知识,是学科内容与教育学内容的综合,是教师职业必备的知识。
外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实践的基础,指引着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虽然 PCK具有鲜明的教师个性特征,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外语学科教学的原则和规律,值得推广和借鉴。不仅如此,学科教学知识也是区分专家教师与非专家教师的重要特征之一(邹为诚 , 2013)。因此解析优秀外语教师的 PCK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六位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为研究参与者,采用 Cochran等( 1993)的学科教学知识框架,结合实例来探求优秀中学外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
Cochran等( 1993)从动态角度对 PCK的内涵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 PCK应包括四方面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关于学习情境的知识。本文依据 Cochran等提出的 PCK框架并结合外语学科的特点,认为外语教师的 PCK结构主要包括四个基本成分:学科知识、外语教学策略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以及关于教学环境的知识。教师应能对这四种知识综合理解,并有效整合与自主建构。所谓学科知识指的是外语学科知识,包括教师应具备的基础语言知识和技能。外语教学策略知识指的是教师具备的教学观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文化知识,并为学生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训练他们的语言技能;它不仅包括词汇和语法等语言内容和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教学知识,也包括组织课内和课外语言活动的教学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涉及多个方面,如学生的兴趣、动机、策略、态度和知识基础等。外语教学环境的知识广义上是指教师有关社会、政治、文化和周围环境等方面的知识;狭义上是指关于学校、班级和课堂等实际教学环境的知识。本文以上述四个维度作为分析框架,分析六位优秀中学外语教师的 PCK结构特征。
外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实践的基础,指引着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虽然 PCK具有鲜明的教师个性特征,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外语学科教学的原则和规律,值得推广和借鉴。不仅如此,学科教学知识也是区分专家教师与非专家教师的重要特征之一(邹为诚 , 2013)。因此解析优秀外语教师的 PCK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六位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为研究参与者,采用 Cochran等( 1993)的学科教学知识框架,结合实例来探求优秀中学外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
Cochran等( 1993)从动态角度对 PCK的内涵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 PCK应包括四方面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关于学习情境的知识。本文依据 Cochran等提出的 PCK框架并结合外语学科的特点,认为外语教师的 PCK结构主要包括四个基本成分:学科知识、外语教学策略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以及关于教学环境的知识。教师应能对这四种知识综合理解,并有效整合与自主建构。所谓学科知识指的是外语学科知识,包括教师应具备的基础语言知识和技能。外语教学策略知识指的是教师具备的教学观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文化知识,并为学生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训练他们的语言技能;它不仅包括词汇和语法等语言内容和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教学知识,也包括组织课内和课外语言活动的教学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涉及多个方面,如学生的兴趣、动机、策略、态度和知识基础等。外语教学环境的知识广义上是指教师有关社会、政治、文化和周围环境等方面的知识;狭义上是指关于学校、班级和课堂等实际教学环境的知识。本文以上述四个维度作为分析框架,分析六位优秀中学外语教师的 PCK结构特征。
摘要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六位英语特级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案例研究,结合实例探求他们在学科知识、外语教学策略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以及教学环境知识四方面的不同表现。研究发现,学科教学知识的四个方面共同作用,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指导优秀教师的有效教学实践。
关键词语 |
学科教学知识;特级教师;教师发展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14
|
商品月期 |
第四期
|
商品代号 |
14DB1
|
起止页码 |
08-11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古海波
|
商品价格 |
2
元 |
作者单位 |
江苏苏州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