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浅谈学生听力微技能的培养

前言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听懂别人的话语是交际的前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听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长期以来,听力教学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教师往往采用“呈现问题——播放录音——核对答案”的单一听力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进行听力策略的有效渗透和听力技能与技巧的适时点拨,听力教学变成了听力测试。很多学生也错误地认为多做听力练习题便能提高听力成绩,而对听力理解过程中需具备的技能和技巧掌握得少之又少。这些听力技能的缺失使不少学生对听力的自信心不足,练习听力的积极性受挫。如何在听力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力技能的培养,提升他们听的能力,是一线教师不断探索的主题。
听力微技能是指听力理解方面的具体技能与技巧(施丽华,2002)。Brown(1994)认为,听力理解技能主要包括:(1)预测和取舍能力;(2)听音、辨音的能力;(3)选择重要的信息点的能力;(4)捕捉关键词的能力;(5)判断、分析和归纳大意的能力;(6)推测内在含意的能力和连贯记忆的能力等。在听力实践中,听者要根据听力内容,灵活运用这些技能,达到对句子、篇章的综合理解。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Anderson & Lynch (1988)把听力理解的过程分为感知(perception)、解析(parsing)和运用(utilization) 三个阶段。在感知阶段,听者会把听到的声音信号存入短时记忆中,接着将声音信号分解和识别为有意义的单词,存入长期记忆;在运用阶段,听者通过联想、猜测、推断等技能将获得的新信息与大脑中贮存的已有图式进行联系,当输入信息与已有图式匹配时,理解就产生了。因此,听力微技能会影响听力理解,没有一定的听力技能,听者很难提高自身的听力水平。
学生听力微技能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培养。教师应在听力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听力理解技能和技巧的培养。教师只有在听力教学中渗透听力策略,在听力训练中指点学生听的方法与途径,教会学生听力解题技巧,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摘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简要分析了当前英语听力教学在培养学生听力微技能方面的缺失,阐述了听力微技能的内涵和作用,并结合一节听力公开课,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听力微技能,以提高听力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
英语听力;微技能;听力教学
商品介质
电子刊
商品年份
2014
商品月期
第七期
商品代号
14GI1
起止页码
44-47
读者对象
中学篇电子刊
作者
李昌杰
商品价格
2
作者单位

浙江省台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