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围绕话题,重点训练,明晰主线——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

前言

阅读课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明确指出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通过对初中英语常态阅读课和展示阅读课进行观察和分析,笔者发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常态课]聚焦语言点,关注表层信息
在阅读教学常态课中,许多教师习惯把教学目标聚焦于词汇、优美的句子和复杂的句型结构等语言点上,对文本内容的处理只是蜻蜓点水,停留在表层意思的理解和表层信息的检测上。例如,教师在读中阶段组织学生通过扫读、略读、回读、细读、查读等阅读策略获取文本信息,但未能就如何运用这些阅读策略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教学目标并未指向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的阅读策略并藉此获得了准确的信息。一篇文章学完,学生往往能说出其中的人物、时间、事件等,但对快速获取这些信息的方法和策略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
[展示课]活动堆砌,任务求全、求多
在各种阅读教学展示课中,不少教师往往采用了相同的教学模式:读前进行背景知识介绍、生词教授、内容预测;读中开展回答问题、填写表格等活动;读后开展应用性和评价性活动,巩固语言知识等。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整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常要求学生开展预测内容、猜测词义、获取信息、解析关联词、把握语篇结构、概括主题等大量缺乏层次和梯度的阅读活动,致使教学活动走马观花,阅读活动低效甚至无效;学生则应接不暇,陪着教师走完教学流程,但却鲜有收获。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文本特征,把握教学重点和主要教学目标,将整体性原则和趋向性原则相结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中摒弃平均用力的理念,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把握主要教学内容,以完成主要教学目标,并突破重点,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围绕一个话题、突出一项重点训练、呈现一条明晰主线为策略,对文本导入、读前词汇教学、读中阅读技能与阅读策略培养、读后巩固拓展及教学的整体衔接等进行有取舍、有侧重的设计,从而引导学生在有梯度、有指向、有序列、有联系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摘要

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应以话题、训练和主线三个要素为出发点,对阅读教学的读前、读中和读后活动以及教学的整体衔接进行设计。教师应在把握教学目标重心和分析文本内容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策略:围绕一个中心话题,突出一项重点训练,呈现一条明晰主线。

关键词语
阅读教学;教学活动;活动设计;话题;训练;主线
商品介质
电子刊
商品年份
2014
商品月期
第八期
商品代号
14HA4
起止页码
01-07
读者对象
中学篇电子刊
作者
卢爱华
商品价格
3.5
作者单位

浙江省桐庐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