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英语文本是教学的凭借,它承载着话题、语言、结构等功能信息,是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其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教材以话题组织单元,涵盖文学、地理、历史、国家、音乐、体育、科技等方面。该教材中的阅读文本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内容丰富,语言地道,构思巧妙,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谋篇布局、激发情感思维的鲜活材料。每个单元围绕话题展开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训练,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阅读与写作是英语教学的两大重要内容。但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和写作教学观,在教学中存在以下误区:
1.重词汇,轻阅读与写作
许多教师把英语教学等同于词汇教学,认为词汇教学就是全部。不少教师在开始教授新单元之前,先花一节课处理词汇表;之后以阅读课的名义进行词汇和语法教学,表现为匆匆“过一下”阅读文本,“踏踏实实”地讲语言点(葛炳芳,2013);接下来会有不少填词练习和选择填空练习等。上述做法将文本与语言剥离,减弱了学生的篇章意识,更谈不上与作者达成情感共鸣了。
2.重阅读,轻写作
部分教师对阅读相当重视,巧设语境,精心设计每个环节,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阅读教学上,并认为处理了文本阅读就教完了整个单元,却完全忽视了文本承载的话题、语言、写作方法等功能信息对写作的促进作用。长此以往,学生也错误地认为学英语就是学文本,更不会联想到文本对提高写作有帮助。学生害怕写作,教师对学生的习作也不太重视,都觉得费时费力却没有回报,即使多写多练,也未必会在高考中得高分,再加上课时不足,写作就完全被抛弃了。
阅读乃写作的基础,它不仅为写作提供表达形式、写作技巧方面的范例,而且在开阔视野、积累知识、丰富语言、陶冶情操等方面对学生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向文本要写作素材,读写结合,这是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徐浩、高彩凤(2007)认为读写结合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流利性与语法复杂性的发展,以及写作抽象思维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品鉴文本、揣摩文本、与文本对话之后进行语言输出,收获的不仅是阅读理解力的提升,还有文学欣赏力、书面表达力的飞跃(武惠仁,2013)。
阅读与写作是英语教学的两大重要内容。但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和写作教学观,在教学中存在以下误区:
1.重词汇,轻阅读与写作
许多教师把英语教学等同于词汇教学,认为词汇教学就是全部。不少教师在开始教授新单元之前,先花一节课处理词汇表;之后以阅读课的名义进行词汇和语法教学,表现为匆匆“过一下”阅读文本,“踏踏实实”地讲语言点(葛炳芳,2013);接下来会有不少填词练习和选择填空练习等。上述做法将文本与语言剥离,减弱了学生的篇章意识,更谈不上与作者达成情感共鸣了。
2.重阅读,轻写作
部分教师对阅读相当重视,巧设语境,精心设计每个环节,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阅读教学上,并认为处理了文本阅读就教完了整个单元,却完全忽视了文本承载的话题、语言、写作方法等功能信息对写作的促进作用。长此以往,学生也错误地认为学英语就是学文本,更不会联想到文本对提高写作有帮助。学生害怕写作,教师对学生的习作也不太重视,都觉得费时费力却没有回报,即使多写多练,也未必会在高考中得高分,再加上课时不足,写作就完全被抛弃了。
阅读乃写作的基础,它不仅为写作提供表达形式、写作技巧方面的范例,而且在开阔视野、积累知识、丰富语言、陶冶情操等方面对学生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向文本要写作素材,读写结合,这是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徐浩、高彩凤(2007)认为读写结合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流利性与语法复杂性的发展,以及写作抽象思维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品鉴文本、揣摩文本、与文本对话之后进行语言输出,收获的不仅是阅读理解力的提升,还有文学欣赏力、书面表达力的飞跃(武惠仁,2013)。
摘要
读写结合是有效突破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瓶颈的出路。本文分析了目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弊端,提出了基于文本阅读促进有效写作的教学理念,并以人教版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文本为例,阐述了教师应如何在阅读教学中积极挖掘写作因素,从聚焦文本语言积累、关注文本整体研究和延展文本主题内涵三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写作。
关键词语 |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写作教学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14
|
商品月期 |
第八期
|
商品代号 |
14HC6
|
起止页码 |
14-18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陈娇玲
|
商品价格 |
2.5
元 |
作者单位 |
浙江省宁波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