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基于文本阅读的词汇教学策略

前言

基于文本阅读的词汇教学现状
1.词汇教学目标缺乏,盲目性强
首先,有些教师忽视词汇教学目标,往往按照课本词汇表所提供的单词顺序教学单词,用图片、动作和例句呈现词汇含义,然后让学生模仿造句。备课时不能依据课程标准、文本特征和学生基础来确定词汇学习的目标,不清楚哪些词汇需要识记、领会,哪些词汇需要应用、交际,以及在读前、读中和读后需要处理哪些词汇,处理到什么程度等。其次,有些教师常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词汇进行盲目拓展,导致目标词汇不突出,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第三,有些教师常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随机插入目标词汇的讲解和练习,这会把学生的注意力由对文本的理解转移到词汇的用法上来,导致学生思维混乱,影响整体阅读理解。
2.词汇处理和文本阅读相割裂,随意性大
目前,很多教师将阅读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阅读教学,重点是处理文本;第二课时则进行知识点的教学。这使得词汇处理和文本阅读完全割裂。其实,阅读文本提供了词汇运用的场景和范例,体现了文本的功能;而从关注语言形式的角度出发处理词汇,是为了扫清阅读障碍,更好地解读文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词汇的处理自然融入对文本的解读中去。“阅读的第一课时(内容)”+“阅读的第二课时(语言)”的做法,是剥离式的阅读教学,是人为地把文本信息理解与语言知识教学分割开来;“教学知识点(语言点)不是阅读教学,将文本意义与语言形式有机结合才是阅读教学”(葛炳芳,2013)。
3.词汇学习策略重视不够,指导性差
词汇学习占据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几乎每天都得背记单词,教师则通过各种练习和测试帮助学生记忆并掌握单词。尽管学生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学习词汇,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不懂得如何有效地猜测、理解和运用单词(宗凤昌、孙绪阳,2012)。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满足于文本材料表层意义的理解,而忽视了利用课本插图、构词法、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等学习策略的指导,也没有及时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法和比较法,根据话题核心词汇构建话题词汇语料库。
此外,文本阅读中缺乏对学生语块意识的培养。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义,但语块所表达的意义是相对固定的,语块直接展示出单词在具体语境中的不同形式,既包括搭配,也包括意义,是语言表达的“半成品”。学生只需要对这些“半成品”稍做加工就能够顺利地完成语言表达任务。因此,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是语块,教会学生如何积累语块,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语块进行语言表达。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建立起一个由语块组成的词汇库(龚亚夫,2013)。
4.语言输出单调乏味,趣味不足
很多教师设计的语言输出活动形式单一,仅限于回答问题、课文填空和复述等常规活动,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对于目标词汇则多是通过大量机械性的练习题来进行巩固,使学生陷入题海,丝毫体会不到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的乐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经验,从多个角度设计不同的词汇练习,引领学生对词汇进行深度加工,从而使词汇尽快纳入学生的语言体系(陈则航、王蔷,2010)。
在设计语言输出活动时,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创设真实的情景。因为“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景能让学生体会到所学词汇的实用性,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他们更准确地掌握词汇用法”(郑焕华,2013)。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活动设计的切口,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主动运用目标词汇的欲望。只有通过有意义的参与,学生才有可能掌握所学词汇(王笃勤,2002)。

摘要

本文以初中英语文本阅读中的词汇处理为切入点,分析了基于文本阅读的词汇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课例阐述了利用文本在读前、读中和读后环节开展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
文本阅读;词汇教学;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商品介质
电子刊
商品年份
2014
商品月期
第八期
商品代号
14HE8
起止页码
24-29
读者对象
中学篇电子刊
作者
高洪君
商品价格
3
作者单位

山东武城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