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教育部, 2012;以下简称《课标》)对英语课程的性质做了明确界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英语课堂对话需要有思维含量,并体现出一定的人文性。对话质量的高低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从话语分析的视角来看,英语课堂话语应该具有真实性、逻辑性和规范性等基本特征(程晓堂, 2009)。课堂对话属于课堂话语的一种形式,因此课堂对话也应具有真实性、逻辑性和规范性。
从话语分析的视角来看,英语课堂话语应该具有真实性、逻辑性和规范性等基本特征(程晓堂, 2009)。课堂对话属于课堂话语的一种形式,因此课堂对话也应具有真实性、逻辑性和规范性。
摘要
小学英语课堂中师生或生生之间的很多对话不仅思维含量较低,对话的情景远离生活实际,而且语言不够规范,人文意识淡薄,与语言教学的目标相去甚远。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从对话的思维含量、情景的真实性、语言的逻辑性和规范性、交际的人文性四个方面,深入探讨在对话活动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人文意识,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 |
话语分析,课堂对话,对话,思维含量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13
|
商品月期 |
第十二期
|
商品代号 |
13XA9
|
起止页码 |
01-06
|
读者对象 |
小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夏秋玲
|
商品价格 |
3
元 |
作者单位 |
江苏溧阳市外国语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