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动力明显不足。一项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远离文学阅读,文学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地带,对文学阅读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凤毛麟角,阅读量更是少得惊人(柯安利,2007)。“离开文学的英语学习路线是一种以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为主的路线,是近视而无远视的路线,是抄近路反而绕远路的路线”(胡春洞,1996)。
初中英语教学出现远离文学教育的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初中阅读教学的功利性,初中生阅读的大多是与试题配套的短文,阅读教学是翻译、解词与对答案;二是初中阅读教学目标的单一性,不少教师把阅读课作为孤立的语言知识点教学,试图让学生借助所读课文掌握语法、词汇和句式;三是初中阅读教学行为的盲目性,课堂大部分时间是教师讲解课文,而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太少,学生在整个阅读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致使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笔者在初中开展英语文学阅读活动,力图回答三个问题:
1.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活动是否有必要?
2.英语文学阅读中能否建构活动课教学模式?
3.英语文学阅读活动课是否可操作?
初中英语教学出现远离文学教育的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初中阅读教学的功利性,初中生阅读的大多是与试题配套的短文,阅读教学是翻译、解词与对答案;二是初中阅读教学目标的单一性,不少教师把阅读课作为孤立的语言知识点教学,试图让学生借助所读课文掌握语法、词汇和句式;三是初中阅读教学行为的盲目性,课堂大部分时间是教师讲解课文,而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太少,学生在整个阅读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致使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笔者在初中开展英语文学阅读活动,力图回答三个问题:
1.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活动是否有必要?
2.英语文学阅读中能否建构活动课教学模式?
3.英语文学阅读活动课是否可操作?
摘要
英语文学阅读是愉悦、和谐、人性的学习途径,它从人类文化传承载体的层面促进学习者知识、能力和语言思维的全面发展。笔者基于“阅读促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在初二年级开展英语文学阅读活动,建构和实施活动课教学模式,探讨语言、文化和思维的“三维体验”,摸索初中英语文学阅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 |
文学阅读,语言体验,文化体验,思维体验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13
|
商品月期 |
第六期
|
商品代号 |
13FE5
|
起止页码 |
24-28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吴云开
|
商品价格 |
2.5
元 |
作者单位 |
福建福州第二十九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