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文学阅读具有激发乐学情趣、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等多种功能。首先,文学阅读本身是一种愉悦身心、放松心灵的体验,能够舒缓学习压力,恢复学习本来应有的快乐,有利于克服学习困难,提高理智情感(维果茨基,1985)。其次,文学作品提供了大量的真实语境,阅读量越大,接触真实语境的机会就越多,词语复现频率越高,词汇量就越大,语言能力就越强(Krashen,2004)。再次,文学是一种“高级心理工具”(Kozulin,1998),文学阅读能够培养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实现“阅读促发展”(Showalter,2003)的目标。
2012年秋季,我校开展了英语文学体验阅读项目的实验研究,初二和高一部分班级参与了实验活动。课题组要求参与实验的学生每天阅读 20~30分钟,完成 800~1000词的阅读量,每周读 5000多词的文字作品,每学期完成 7万多词的阅读量,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50~100词;阅读中理解作品大意,了解故事情节,并进行推理判断,思考人物和事件;读完每部/篇作品后,书面回答若干思考题,表达个人观点和见解,书面回答用英文和汉语均可,字数不限。在阅读活动中,我们还要求实验班学生填写文学阅读日志,简要记录阅读时间、阅读词数和对问题的思考等信息,用 A、B或 C等级评价自己当天的表现;同时进行阶段性自评,自评采用知识、能力、情感三维自评表,每个表设五项评价内容,每项列“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学生从中勾选一个最能反映个人阅读情况的等级。
为了推动文学阅读,实验班每周安排一节45分钟的文学阅读活动课。活动课中的“活”和“动”有其特殊的內涵:“活”是活跃、活化、活络,即活跃课堂氛围,活化文学知识,活络语言思维;“动”是动身、动情、动脑,即身体与知识的互动、情感与知识的互动、语言与思维的互动。据此,活动课定位突出四个特点:(1)从课程取向看,活动课不是取代常规课堂教学,而是拓展学生的阅读时空;2)从阅读目的看,活动课不是传授语言知识或训练阅读技能,而是让学生表现自我、展现能力、体验乐趣,以促进课外自主阅读;(3)从教学方法看,活动课不注重讲解和分析读本知识,而是强调指导学生品味、欣赏和分享所读的文学作品;(4)从学习方式看,活动课不做标准化试题或客观题训练,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就开放性问题展开思考,参与各种展示性、探究性与分享性活动。
2012年秋季,我校开展了英语文学体验阅读项目的实验研究,初二和高一部分班级参与了实验活动。课题组要求参与实验的学生每天阅读 20~30分钟,完成 800~1000词的阅读量,每周读 5000多词的文字作品,每学期完成 7万多词的阅读量,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50~100词;阅读中理解作品大意,了解故事情节,并进行推理判断,思考人物和事件;读完每部/篇作品后,书面回答若干思考题,表达个人观点和见解,书面回答用英文和汉语均可,字数不限。在阅读活动中,我们还要求实验班学生填写文学阅读日志,简要记录阅读时间、阅读词数和对问题的思考等信息,用 A、B或 C等级评价自己当天的表现;同时进行阶段性自评,自评采用知识、能力、情感三维自评表,每个表设五项评价内容,每项列“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学生从中勾选一个最能反映个人阅读情况的等级。
为了推动文学阅读,实验班每周安排一节45分钟的文学阅读活动课。活动课中的“活”和“动”有其特殊的內涵:“活”是活跃、活化、活络,即活跃课堂氛围,活化文学知识,活络语言思维;“动”是动身、动情、动脑,即身体与知识的互动、情感与知识的互动、语言与思维的互动。据此,活动课定位突出四个特点:(1)从课程取向看,活动课不是取代常规课堂教学,而是拓展学生的阅读时空;2)从阅读目的看,活动课不是传授语言知识或训练阅读技能,而是让学生表现自我、展现能力、体验乐趣,以促进课外自主阅读;(3)从教学方法看,活动课不注重讲解和分析读本知识,而是强调指导学生品味、欣赏和分享所读的文学作品;(4)从学习方式看,活动课不做标准化试题或客观题训练,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就开放性问题展开思考,参与各种展示性、探究性与分享性活动。
摘要
在英语文学阅读活动课 RAISE教学模式中,RAISE分别代表 reading(阅读)、 appreciating(欣赏)、 inquiring(探究)、 sharing(分享)和 experiencing(体验)五个要素。多元导读、师生共读、体验互动和动态评价是 RAISE模式的教学原则。创设文学阅读时空、确保完成阅读任务、注重体验活动过程、正确指导阅读活动和灵活运用教学模式是RAISE模式的操作要领。
关键词语 |
文学阅读,活动课,教学模式,教学原则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13
|
商品月期 |
第十期
|
商品代号 |
13JC7
|
起止页码 |
12-16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吴思廉
|
商品价格 |
2.5
元 |
作者单位 |
福建省尤溪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