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ISSN:1002-6541/CN11-1318/G4

(中学篇)2021年第05期: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美育策略与方法(北京:吴红枚)

 【摘  要】    本文以奥斯卡·王尔德的经典童话故事The Happy Prince的教学为例,探究了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美育的有效策略及实施方法,包括“赏析文学语言,体会作品的音乐美和画面美”“分析人物形象,赏析作品的人物美”“探究主题意义,感悟作品的价值美”“聚焦故事情节,体会作品的悲剧美”以及“开展读后迁移创新类活动,实施跨学科美育”等。

 
【关键词】    文学阅读;阅读教学;美育

一、引言
 
美育一般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赵连杰,2017)。其目标是发展完美的人性,全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促进全人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对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美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必修阶段,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知和体验英语语言的美;在选择性必修阶段,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现并欣赏英语诗歌、韵文等文学形式中语言的节奏和韵律,理解和欣赏英语语言表达形式(如韵律等)的美,理解和欣赏部分英语优秀文学作品(戏剧、诗歌、小说等),从作品的意蕴美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启示;在选修阶段,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观察和赏析语篇包含的审美元素(形式、意蕴等),获得审美体验,形成对语言和事物的审美感知能力(教育部,2020)。通过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对学生实施美育,引导学生鉴赏作品的语言美(节奏美、韵律美和修辞美)、意象美(画面美)、意蕴美(价值美)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素养,是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也是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教学应探索的课题。
 
本文将以英语童话The Happy Prince的教学为例,探究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美育策略及实施方法。
 
The Happy Prince是开展美育教学的绝佳资源。首先,The Happy Prince故事文质兼美,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富含意象、充满节奏美和韵律美的文学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充分体验语言文字所创造的音乐美和画面美。其次,该故事涉及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层次人文关怀和解决社会贫困的问题,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贫困与贫富差距这一普遍性社会问题,从作品的价值美和意蕴美中获得人生启示。第三,该故事呈现了一个为贫苦大众谋幸福而勇于牺牲自我、具有大爱精神的崇高人物形象——快乐王子,他和古希腊神话传说中为人类偷盗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一样,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美丽,学生能从作品呈现的人物美中获得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最后,故事遵循“三段式”小说叙事结构,中间穿插倒叙和插叙等方式,叙事方式灵活,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读来令人爱不释手。
 
二、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美育策略及实施方法
 
1.赏析文学语言,体会文学作品的音乐美和画面美
 
文学作品的共同特质是文质兼美,丰富多彩的文学语言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真实、鲜活的语言素材(戴军熔,2020)。有些文学语言(如诗歌、韵文等)具有优美的节奏和韵律,体现了语言的音乐美;有些文学语言生动形象,富含意象,使作品极具画面感;还有些文学语言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段,能有效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极具修辞的美感。
 
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之一,The Happy Prince中使用了大量生动形象,极富音乐美、画面美和修辞美的语言,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又一个情景交融、充满想象、极富美感的审美意象世界,它们或色彩绚烂、景象瑰丽,如燕子一心向往的神秘埃及以及那里的圣鹮、门农神、斯芬克斯等异域风物;或悲惨凄切、抑郁忧伤,如贫穷的裁缝母亲以河水喂养生病的孩子;或优雅浪漫、风趣可爱,如燕子勇敢地向芦苇求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赏析这些文本片段的语言描写,体会文学作品的音乐美和画面美。
 
[教学片段1]
 
教师让学生朗读燕子向芦苇求爱的片段,初步体会语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该片段的文本如下:
 
“Shall I love you?” said the swallow, who liked to come to the point at once, and the reed made him a low bow. So he flew round and round her, touching the water with his wings, and making silver ripples. This was his courtship, and it lasted all through the summer.
 
上述语句音步较统一,抑扬顿挫,节奏感很强。学生即使不知道音步、抑扬格或扬抑格这类专业术语,也能通过感受单词的重音以及语句的升降调来体会语言的节奏美。同时,教师基于学生已有的韵律知识,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文段中的头韵、元韵、辅韵以及尾韵现象,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韵律美。
 
学生朗读结束后,教师让学生两人合作,即兴将此画面表演出来。展演的学生将燕子憨厚爽直、芦苇腼腆含蓄的形象展现得惟妙惟肖,令人真切感受到文本生动形象、优雅浅白的儿童语言所创造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除了表演,教师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赏析文本中燕子关于埃及的四段描述所呈现的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各类意象以及由此构成的审美意象世界。以燕子的第三次描述为例,文本如下:
 
In Egypt the sun is warm on the green palm trees, and the crocodiles lie in the mud and look lazily about them. My companions are building a nest in the Temple of Baalbec, and the pink and white doves are watching them, and cooing to each other.
 
教师提出如下三个问题,分别引导学生关注文段语言所呈现的画面中的视觉意象(Q1)、听觉意象(Q2)和触觉意象(Q3),体会作者综合运用意象、色彩、声音等元素,充分调动读者的多重感官来参与审美体验的写作技法。
 
Q1: What images and colors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based on the swallow's description?
 
Q2: What can you hear?
 
Q3: How does your body feel?
 
此外,教师还让学生两人小组合作,选择有关埃及的一段内容描述绘制思维导图,梳理画面中的这些审美意象,提升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仍以燕子的第三次描述为例,以下是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
 
 
 
 

关于埃及的思维导图
 
2.分析人物形象,赏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美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是作者采风自生活并通过艺术加工而凝练的形象(丁佳燕,2021),集中体现了作品的人文价值。只有抓住了人物形象,学生才能对作品所反映的现实形成深刻的认识,才能领略到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常万里、张利琴,2020)。文学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赏析作品中的人物美,是实施美育、提升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人物美的第一个层面是人体美和外在美,第二个层面是人的风姿美和风神美。人体美是人的感性生命的美,风姿美和风神美是人内在的灵魂美、精神美(叶朗,2010),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性美。The Happy Prince中的王子不仅有优美的外表,还有崇高的精神和灵魂。崇高是希伯来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所培育出来的审美形态,崇高的核心是人的超越自我的精神历程(叶朗,2010)。王子由生前高高在上、不关心民间疾苦到死后勇于牺牲自我、为民奉献,这一超越自我的奋斗历程造就了其精神的崇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王子超越自我的精神历程,感受其精神和灵魂的崇高,领悟其精神美和灵魂美,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教学片段2]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欣赏对王子优美外表的正面描写(Q1)、侧面描写(Q2)以及燕子对王子外在美的观察和感想(Q3),感受人物的外在美及其身上散发的忧郁和悲伤气质。
 
Q1: What does the statue of the Happy Prince look like?
 
Q2: What do people say about the statue?
 
Q3: What does the weeping prince look like in the swallow's eyes?
 
接着,教师以王子的忧郁和悲伤为契机,引导学生思考快乐王子为什么现在不快乐,并让学生两人小组合作,分别扮演生前和死后的王子,互相采访,填写对比王子生前和死后行为事迹的如下表格。
 
快乐王子生前、死后事迹对比
 
Before Death
After Death
1
He didn't know what tears were.
He wept after seeing all the ugliness and all the misery of the city.
2
He lived in the palace without sorrow.
He helped the seamstress with a ruby.
3
In the daytime he played in the garden and in the evening he led the dance in the Great Hall.
He helped the young man with one of his eyes.
4
He never cared to ask what lay beyond the great wall.
He helped the match girl with the other eye.
5
Everything about him was so beautiful.
He helped the poor with the leaves of gold on his body.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这些事迹归纳总结王子的变化,体会王子生前死后的巨大转变,感悟崇高的人性美在于超越狭隘的自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人物美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启发和教育。
 
3.探究主题意义,感悟文学作品的价值美
 
英文小说阅读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学生在文学所提供的故事经验和美学体验中能够心有所思,读有所获(常万里、张利琴,2020)。这就涉及对文学作品主题意义的探究。主题意义体现文学作品的价值理念以及作者倡导的价值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意义,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作者的价值观,感悟作品的价值美,并建构新的价值理念,丰富人生阅历和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The Happy Prince的核心主题是讴歌牺牲和奉献精神,正如故事中的王子为了贫苦大众的幸福而不惜变得难看直至最后被拆毁、焚烧。又如燕子为了帮助王子拯救黎民百姓而甘愿放弃自己飞往美丽埃及的梦想导致最后被冻死。这些都构成了人物灵魂闪光的德行,反映了作品的主题意义和价值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故事对爱的奉献、忠贞的友谊和真善美的诠释,引领其走进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精神乌托邦”,体会作品通过主题意义传递的价值美。
 
[教学片段3]
 
教师围绕主题意义设置了一系列核心问题。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燕子对待最美丽的芦苇和“难看”的王子的态度差异,并探究出造成这种态度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在与芦苇的这段关系中,燕子更多关注的是自我需求——实现飞往埃及的梦想;而在与王子的这段关系中,受王子大爱、无私奉献精神的影响,燕子走出了狭隘的自我,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而选择了奉献和牺牲。这也是造成燕子对芦苇的“世俗之爱”和对王子的“精神之爱”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教师的提问如下:Why does the swallow leave the most beautiful reed? Why does he choose to stay and help the “shabby” prince till his death?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s lady-love for the reed and his friendship or love for the prince? What accounts for the difference?
 
其次教师利用人们对雕像的评价来引导学生认识人的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教师还引导学生基于对故事的理解,归纳总结故事人物所具有的美好品质,如无私、奉献、忠诚、友爱、善良等美德。教师的提问如下:Do you agree with the mayor that the statue of the Happy Prince is shabby? Why not? Which do you think is more important, beautiful appearances or beautiful souls? What virtues make a soul beautiful based on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ory?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对作品主题的态度,理解作者倡导的价值观。学生基于故事的结尾——天使将王子的铅心和死亡的燕子作为人间最宝贵的两件东西带回了天堂,推断作者在道德层面肯定并赞扬了这种牺牲和奉献精神,并表示应学习王子和燕子的大爱精神,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教师提出了以下问题:How is the story ended? Why does the author end it this way?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kindness and sacrifice of the prince and the swallow? What is the theme of the story? How does the theme inspire you and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
 
4.聚焦故事情节,体会文学作品的悲剧美
 
文学史上很多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都是以悲剧的形式呈现。当灾难由个体所不能支配的力量(命运)造成却要由他来承担责任,这就构成了悲剧(叶朗,2010)。悲剧的美感主要包含三种因素:一是怜悯,看到命运的不公正带给人的痛苦而产生的同情和惋惜;二是恐惧,对于操纵人们命运的不可知的力量的恐惧;三是振奋,悲剧主人公在命运的巨石压顶时依然保持自身人格尊严和精神自由的英雄气概所引起的震撼和鼓舞,这是灵魂的净化和升华(叶朗,2010)。悲剧作为故事的一种结果,它的实现和呈现离不开故事情节的发展。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悲剧美时需要聚焦某些故事情节。学生通过分析、感悟某些情节能逐步体会到不公正的命运给主人公带来的摧残甚至是毁灭,由此在内心激起对主人公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操纵命运的神秘力量的恐惧和思考,还会受到主人公高贵精神的强烈感染和启迪,由此获得灵魂的净化和升华。
 
The Happy Prince而言,学生能认识到“个人的慈善行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贫困问题,王子和燕子的慈善行为注定要失败”这一悲剧,在怜悯王子和燕子的同时,会思考贫困和阶层异化这一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还会感受到主人公牺牲奉献精神的强烈鼓舞和号召,并将这种精神内化为自己的品行。
 
[教学片段4]
 
教师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王子和燕子即使牺牲自我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贫困问题”这一悲剧现象(Q1),接着引导学生表达对主人公悲惨命运的感受,以及对他们牺牲奉献精神的看法(Q2),最后引导学生代入角色,思考如何能避免此类悲剧发生,以及如何有效解决社会贫困问题(Q3)。
 
Q1: Did the prince and the swallow bring an end to all the ugliness and all the misery in the city? Why did they fail?
 
Q2: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tragedy? What would you say about their fate and their spirit of sacrifice? Do you think their sacrifice is worthwhile? How does their spirit of sacrifice inspire you?
 
Q3: What would you do to prevent such a tragedy from happening? How would you solve the problem of social poverty effectively?
 
在汇报交流环节,学生各抒己见,既表达了对王子和燕子悲惨命运的深刻同情和惋惜,也高度肯定并赞扬了他们勇于牺牲自我、拯救贫苦百姓的慈善和仁爱美德,认为他们的这种牺牲和奉献精神、慈善和仁爱美德能帮助人类走出情感荒漠,让世间变得更加美好。学生还提出了人人都需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社会需要有合理的制度保障等主张。研讨交流过程体现了学生对故事悲剧美的探究和赏析。
 
5.读后迁移创新,实施跨学科美育
 
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此类活动,促使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基于新的知识结构,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运用语言技能,进行多元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陌生情境中的问题,理性表达观点、情感和态度,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深度学习,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教育部,2020)。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各类读后迁移创新类活动,如英语戏剧编排、英语小报制作、英语趣配音等,能实现跨学科美育的整合功能,是学科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在编排英语戏剧、制作英语小报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以及戏剧、音乐、绘画等跨学科知识和技能,此类读后迁移创新类活动有利于学生语言知识和能力、审美思维和能力以及综合人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教学片段5]
 
教师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了两项读后迁移创新类活动:(1)依据故事情节,小组合作编排The Happy Prince的英语短剧;(2)自主制作一张基于故事内容的英语小报,要求图文并茂。
 
学生在编排The Happy Prince英语短剧时积极动脑思考,小组通力协作,自编剧本,自制道具,自行配乐,将短剧编排得有声有色,展演时博得了阵阵喝彩。
 
学生依据文本内容制作的英语小报图文并茂,或以简练的文笔介绍了故事的主旨、内容和写作特色等,或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故事的某些情节,或提供了文本的相关背景知识,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参考文献
 
Wilder, O. 1993. 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Stories [M]. Hertfordshire: Wordsworth Editions Ltd.
 
常万里、张利琴. 2020. 关注人物形象分析的英文小说阅读教学[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9):33-38.
 
戴军熔. 2020. 英语文学作品阅读的价值探索与策略追寻[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8):7-12.
 
丁佳燕. 2021. 在文学阅读中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学科能力[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55-60.
 
教育部. 2020.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叶朗. 2010. 美在意象[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赵连杰. 2017. 基础英语教育的学科育人价值探究[J]. 中小学教师培训,(1):52-56.
 
————————————
 
注: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中学跨学科整合实施美育的教学策略”(立项编号:CDDB20201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附作者信息: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   吴红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