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外语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入即“学思结合”,其中“学”是指学习学科知识和技能,“思”是指学习思维能力(黄远振等,2014)。“学思结合”已经成为共识。课程视域下的外语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的价值,即“关注人本身”(吴刚平,2003)。悟,则是将课堂教学价值内化为人的品格的契机和过程。Carpenter(2020)把“悟”定义为“人应对刺激物、情景、事件或问题突然但有意识作出的改变”。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三个方面看,学思结合让课堂教学更有意义,更有教育性,而只有“悟”的发生,才能让教育真正发生,才是育人的应有之义。
在当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仍常见浅读、浅教、浅学等现象。教师过度关注教而不是学,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整合运用及内化难以促成新知识的建构,缺乏深层次建构(黄远振,2017a)。黄源深(1998,2010)两次谈及阅读教学中思辨缺席的问题。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思尚且不能有效结合,更无法实现学生语言、思维和心智的全面发展。
外语阅读课堂必须在重视认知目标中思维层次的同时,关注情感目标中的价值和文化,真正做到既教外语,又通过外语教育发展人格。课程视域下的外语教育是学生通过外语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2018)的教育活动,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文探讨以“学—思—悟”为主要环节的课堂阅读教学实践框架,并结合课例阐释基于该框架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策略。
在当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仍常见浅读、浅教、浅学等现象。教师过度关注教而不是学,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整合运用及内化难以促成新知识的建构,缺乏深层次建构(黄远振,2017a)。黄源深(1998,2010)两次谈及阅读教学中思辨缺席的问题。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思尚且不能有效结合,更无法实现学生语言、思维和心智的全面发展。
外语阅读课堂必须在重视认知目标中思维层次的同时,关注情感目标中的价值和文化,真正做到既教外语,又通过外语教育发展人格。课程视域下的外语教育是学生通过外语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2018)的教育活动,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文探讨以“学—思—悟”为主要环节的课堂阅读教学实践框架,并结合课例阐释基于该框架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策略。
摘要
“学思结合”的外语阅读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共识,而“悟”则是课程视域下的外语阅读课堂教学育人取向的必要一步。本文提出课程视域下以“学—思—悟”为主要环节的阅读课堂教学实践框架,即学——认知和体验,思——判断和回应,悟——领悟和养成,并结合课例阐释基于该框架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策略。
关键词语 |
阅读教学;学思结合;学科育人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1
|
商品月期 |
第六期
|
商品代号 |
21FA0
|
起止页码 |
01-06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葛炳芳、印佳欢
|
商品价格 |
3
元 |
作者单位 |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