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了解决重知识、轻实践的问题,教育部明确将综合实践活动规定为中小学必修课程,与各学科领域共同构成基础教育课程的有机整体。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为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并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社会问题提供平台,是学科教学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打破学科本位实现知行合一的纽带。
然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校育人理念、师资力量和课程资源开发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探索过程中还存在着观念理解、设计思路和实施效果的偏差(陈金海,2018)。由于学科知识与实践活动脱节,学生无法学以致用,没有收获感(潘利若、姚梅林,2011),导致该课程陷入有形无实的尴尬局面,亟须优化设计理念并探索常态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实施路径。
然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校育人理念、师资力量和课程资源开发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探索过程中还存在着观念理解、设计思路和实施效果的偏差(陈金海,2018)。由于学科知识与实践活动脱节,学生无法学以致用,没有收获感(潘利若、姚梅林,2011),导致该课程陷入有形无实的尴尬局面,亟须优化设计理念并探索常态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实施路径。
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增进学生与社会联系的必修课程,但实施中存在学科知识与实践活动脱节而导致学生缺乏获得感的问题。利用项目式学习优化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真实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支架为辅助,采用成品与过程并重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他们在体验感悟、语言运用和思维训练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合发展学科知识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问题解决的策略与能力,实现知行合一。
关键词语 |
综合实践活动课;项目式学习;问题解决;学生主体;教师支架
|
商品介质 |
电子刊
|
商品年份 |
2021
|
商品月期 |
第七期
|
商品代号 |
21GD4
|
起止页码 |
19-23
|
读者对象 |
中学篇电子刊
|
作者 |
国红延、王雅煖、李慧芳
|
商品价格 |
2.5
元 |
作者单位 |
北京教育学院 |